高校与幼儿园伙伴合作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现.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校与幼儿园伙伴合作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现.doc

高校与幼儿园伙伴合作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与幼儿园伙伴合作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现“伙伴关系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机构走在一起,为自己的利益和追求解决共同问题而建立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最好状态便是“共生”(Symbiotic)关系,伙伴合作的目标“须满足双方的各自旨趣”,合作双方“致力于满足对方的利益”[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关系的重要目标,是高校与幼儿园在伙伴合作关系中双方旨趣的契合。本文以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为理论视角,探讨伙伴合作框架下幼儿园教师与“准教师”①专业成长的路径,并提出具体建议。一、问题提出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处于改革发展期,幼儿园教师质量作为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各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具体反映在城乡差异、公私立差异、区域差异、教师个人专业素养不均衡等方面。这一系列问题最终指向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教师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割裂的痼疾,职后培训“重实践轻理论”,而职前培养则更多地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便是教师教育中职前培养机构——高校,与职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场域——幼儿园之间的彼此孤立。因此,打破两者之间的隔阂,建立伙伴合作机制,成为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的必然需求和时代呼声。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也日益增多,然而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多是高校主导,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灌输与“高校权威”导向严重。原有需求和矛盾未得到缓解: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有较大需求和期待,另一方面,对理论灌输和“高校权威”导向式的在职培训具有排斥心理,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在此背景下,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成为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2010年,我国22所高校首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硕士研究生(2011年入学)[2]。“教育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它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各有侧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是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中对高水平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与尝试,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对促进“准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二、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1.平等共赢、互动生成平等性、共赢性、互动性、生成性是高校—幼儿伙伴合作模式中体现出的重要特点。其中,平等性是指,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是基于双方地位平等、交流平等、话语权平等之上的。平等是伙伴合作的基础。传统高校—幼儿园合作项目经常面临“高校优势”的困境——高校所代表的学术知识优越于幼儿园园本文化和实践性知识。在伙伴合作中,通常由高校掌舵,把握课程决策和评价的话语权,从而导致幼儿园或习惯性依赖,或合作表面化倾向。共赢性是指,达到伙伴合作双方各自的目的,实现各自的利益,不仅仅是双赢,甚至可以或者应当是共赢,产生的成果、经验或影响能够辐射多方,成为借鉴和模范。共赢是前提和目的。互动性是指,双方基于合作项目的有效互动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这种互动既是形式上的相互交流,更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碰撞和学习。互动是方式和途径。生成性是指,基于平等、通过互动、以达成共赢为目的的双方伙伴合作,其“产出”是生成的结果。生成性不仅指促使伙伴双方合作的目的或利益,更是指在伙伴双方合作过程中,随环境和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原计划外的“产品”。生成是成果。2.聚焦及可操作的合作形式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需具有聚焦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需求决定了伙伴合作抓手忌宏大空泛。高校大课题衔接幼儿园子课题,让每一位教师实际参与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其次,调动教师积极广泛参与。伙伴合作形式空洞、枯燥将导致教师参与度降低,与幼儿园实践脱节也易挫伤幼儿园教师的积极性。最后,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聚焦和可操作,还意味着“准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密切合作。理论与实践相割裂带来的鸿沟需要通过“准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密切合作来拉近。3.满足不同层次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幼儿园教师与“准教师”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专业成长需求。这就要求在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中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一方面,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需要高校正确方向的引领、正确理论的指导、适宜方法的应用和有效策略的支持。离开了高校的引领和支持,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就少了路线和指标。另一方面,“准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幼儿园的支撑和灌溉。幼儿园为“准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坚实的根基和现实的抓手。没有幼儿园的支撑和灌溉,“准教师”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三、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现1.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1)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