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6-《重庆教育年鉴》文本撰写要求重庆市教委教育志办公室向淑平(2010年12月29日)各位领导、各位同行、老师们:根据本次培训安排,今天下午我将和大家一起,从年鉴的文本定位、文本结构、撰写要求和行文规范四个方面,共同探讨《重庆教育年鉴》(2011)和补编《重庆教育年鉴》(2007)的文案撰写要求,以便大家在年鉴撰稿过程中,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提高认识,把好年鉴质量第一关,为我们的后期编纂打下坚实基础,创造有利条件。一、文本定位(一)性质《重庆教育年鉴》是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组织编撰,按年度公开出版的一部反映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专业性大型综合年刊。(二)功能《重庆教育年鉴》承担着准确、系统记载重庆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鉴往知来,服务现实,保存史料,惠及后代的历史使命,是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做好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是重庆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真实记录,是重庆教育成果的展示平台,服务教育发展的百科全书,对外交流的漂亮名片,传承教育经验的珍贵文献,对推进重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着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三)作用编纂出版高质量、高水平、高规格的《重庆教育年鉴》是加强重庆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需要,是构建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地区教育高地的需要,是提升重庆教育文化内涵,弘扬重庆教育精神,扩大对外影响力的需要。因而,需要我们广大编撰人员胸怀全局,既要熟悉和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要熟悉和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既要有一定的文字工作水平和编辑工作技巧,又要有甘于奉献,默默无闻工作的踏实精神。二、文本结构(一)基本框架《重庆教育年鉴》按我国年鉴编纂惯例,采用传统编年体梯级分类记事法,设栏目、类目和条目三个层次,依次统辖。栏目是年鉴的骨架和大梁,统帅类目和条目,是第一层次。它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反映了一个领域。类目是年鉴的第二层次,受栏目的制约,其内容不能超越栏目内涵所涵盖的范围。它也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反映了某一领域的一个分类。为了使年鉴条理更清晰,在个别内容庞杂的类目下设有分目,同样没有实际内容,只反映事物类别。条目是年鉴最基本的单元,是年鉴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具体实在的内容。(二)编排体例《重庆教育年鉴》(2011)和补编《重庆教育年鉴》(2007)遵照原编排体例,设前缀、正文、后缀三个部分。前缀设要闻图片、序言、编辑说明、目录等4个栏目,正文设综述、大事记、特载、教育综合管理、各级各类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区县(自治县)教育、在渝高等院校、直属单位和学校、其他教育机构、荣誉单位与教育人物、教学与研究成果、文献资料等13个栏目,后缀设索引、编后记。(三)材料体例各单位、各部门所提交的年鉴文本材料主要是正文13个栏目所涉及的内容。分原始材料和综述材料两类。原始材料主要是特载、荣誉单位与教育人物、教学与研究成果、文献资料,属文章叙事体,不需要撰写,提供原始文档即可。综述材料主要是教育综合管理、各级各类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区县(自治县)教育、在渝高等院校、直属单位和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属条目叙事体,需要按要求加工组合。这类材料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概况、专题条目、附录。概况应记述单位性质和沿革,当年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工作和成绩。专题条目分常规条目和典型条目。常规条目根据单位和部门性质每年必设、连续可比;典型条目根据年度工作重点,灵活设置、突出特色。附录记述单位或部门领导、单位通讯信息、撰稿人和审稿人姓名。三、撰写要求(一)概况撰写要求概况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单位或部门当年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的概况。单位、部门的性质不同、职能职责不同,概况的撰写要求也各不相同。各单位一定要弄清本单位的性质和职能职责,综合反映单位年度工作的基本情况、基本特征及主要变化、主要问题。要在全面和概括上做文章,在记述发展变化全貌上下功夫,突出内容的全面性和概括性,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连续性。既要全面综合,又要突出典型,展示年度特点。《重庆教育年鉴》(2011)和补编(2007)要特别注意年度特征。2007年是十五规划收官年和十一五规划编制年,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年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年。编撰中不但要反映年度变化,而且还要反映五年目标实现情况。1.区县概况撰写要求区县概况主要写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经济、HYPERLINK"file:///D:\\史志年鉴培训资料\\例1Microsoft%20PowerPoint%20演示文稿.ppt"\t"_parent"社会情况。主要记述所处地理位置,县情特点,辖区面积、乡镇(街道)数、人口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经常性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等。二是全县教育基本情况。主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