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制冷机房与管道的设计.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八章 制冷机房与管道的设计.doc

第八章制冷机房与管道的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制冷机房与管道的设计第一节制冷机房的设计步骤一、了解设计任务空调用冷冻站:总制冷量540kw,冷冻水回水温度12℃,供水℃冷藏库制冷系统:冷藏量?冻结能力?二、收集原始资料1.冷负荷资料(最主要的原始资料)来源随制冷工艺的不同而异,如空调用冷冻站,其冷负荷由空调计算提供。同时要了解用户要求的供冷方式(直接、间接)。2.水质资料冷却水水源的水质资料:浑浊度、含铁量、PH值、水温、供水情况等。3.气象资料最高、最低温度,大气压力、大气相对湿度等;4.地质资料通常由土建专业提供。5.设备资料各种设备的主要性能、技术规格、技术参数、设备外形图、安装图、出厂价格等。6.主要材料资料保温材料、各种管材的技术性能、规格、价格等。7.工厂发展规划资料三、确定总制冷量Q0应考虑:用户实际需要的制冷量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损失量A为冷损失附加系数:直接供冷A=5%~7%间接供冷A=7%~15%四、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一般根据系统总制冷量、冷冻水量、水温及使用条件确定1.制冷剂的确定Q0>350kw,间接供冷或对卫生、安全无特殊要求时:宜用氨;Q0<350kw,对卫生、安全有特殊要求或直接供冷:宜用氟利昂。2.系统形式的确定采用多台压缩机时,采用并联系统还是单机台系统。一般制冷量较大,连续供冷时间长,自动化要求较高的系统应采用多机组并联。3.供冷方式: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直接供冷:冷藏库间接供冷:大中型机制空调用制冷系统五、确定系统设计工况(四个温度,见课本15页)1.冷凝温度由冷却介质温度及传热温差确定2.蒸发温度由冷却对象的温度及传热温差确定3.过冷温度trc比冷凝温度低3~5℃4.吸气温度t1氨系统:t1比t0高5~10℃氟系统:吸气温度<15℃;工况确定后,即可进行循环热力计算,为选设备提供原始数据六、选择压缩机及其配用电机1.选择原则压缩机型式、台数、压缩级数的选择大中型冷冻站:一般离心式或螺杆式中小型冷冻站:一般活塞式2.压缩机制冷量计算三种方法:由制冷量(或理论输气量)选择压缩机。①由理论输气量计算(P55公式4-9)②由冷量换算公式计算(P59公式4-19)③由压缩机特性曲线确定3.压缩机轴功率的计算(P57公式4-14、4-15)七、冷凝器选择计算(P77)1.选择原则冷却水水质差、水温较高、水量较充足:立式冷凝器冷却水水质好且水温较低的地区:卧式冷凝器缺水或夏季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较低:蒸发式冷凝器2.计算冷凝器热负荷(P78公式5-4)3.确定传热面积计算后应加上10%~15%的裕度,确定冷凝器型号4.计算冷却水量(P80公式5-8)由冷却水量定冷却塔八、蒸发器选择计算(P90)九、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P109~110)1.油分离器2.贮液器3.集油器标准工况下Q0=250~300kW159mmQ0=300~600kW219mmQ0>600kW325mm4.空气分离器Q0<1163kW:宜用一台小号108mmQ0>1163kW:宜用一台大号219mm5.紧急泄氨器多为SA-25型,筒体直径D=108mm,任何规模均可用。6.过滤器和干燥器7.回热器十、制冷机房的布置布置原则(P160):1.制冷机房位置尽可能靠近冷负荷中心,力求缩短输送管道;氨制冷机房应考虑到氨制冷剂的易燃易爆特性。2.大中型机房内主机宜与辅助设备及水泵分间布置,可单设泵房;3.压缩机一般情况下不少于两台,布置成对称或有规律的形式。压缩机的所以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均应设置在操作时便于观察的地方,通常使其面向主要操作通道;4.立式冷凝器一般均装在室外,距外墙一般不宜超过5m;卧式冷凝器一般装在室内;蒸发式冷凝器一般布置在制冷站屋顶上;5.蒸发器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压缩机,以缩短吸气管,减少压力降;6.设备间的净间距要求。十一、制冷剂管路的设计1.管道布置2.管径确定3.阻力损失计算十二、制图包括设备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系统图等。若冷却水水温高,易结垢和腐蚀,影响换热器换热效果。HYPERLINK"http://www.xihangzh.com/zlkj/images/b/6.2.html"上一节HYPERLINK"http://www.xihangzh.com/zlkj/images/b/8.2.html"下一节第二节制冷剂管道的设计一、基本布置原则•保证各蒸发器充分供液;•避免压力损失过大;•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防止压缩机润滑不足;•应考虑操作和检修方便,适当注意整齐。二、氟利昂管道的布置氟利昂系统应保证回油良好,管道设计时应注意带油问题。有坡度的管道,都坡向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吸气管•吸气管应有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压缩机,以便于回油。•蒸发器高于压缩机时,其回气管应先向上弯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