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学论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无土栽培学论文.doc

无土栽培学论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土栽培与无土栽培对比试验摘要:无土栽培(soillessculture)是一种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19世纪中,W.克诺普等发明了这种方法。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在二十一世纪人们进一步改进技术,使得无土栽培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无土栽培面积已超过1070hm2,而且正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发展[1]。有土栽培就是一般的沿续了几千年的种植方式了,这种栽培方式投资要小的多,植物主要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来自于土壤中的营养,。本实验通过用黄瓜在同一生长时期叶片的数量、颜色以及株高等指标[2]来比较有土栽培与无土栽培技术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关键词:有土无土黄瓜栽培技术引言: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009695.htm"\t"_blank"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使人类获得了包括无机营养条件在内的,对作物生长全部环境条件进行精密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有可能彻底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完全按照人的愿望,向着自动化、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发展。这将会使农作物的产量得以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长。美国已将无土栽培列为国该国本世纪要发展的十大高技术交流会上,就是关于宇宙空间植物栽培的研究报告,那只能是无土栽培。因而无土栽培技术在日本,已被许多科学家做为研究“宇宙农场”的有力手段,人们称为太空时代的农业,已经不再是不可思议的问题。无土栽培,避免了水分大量的渗漏和流失,使得难以再生的水资源得到补偿。它必将成为节水型农业、旱区农业的必由之路。黄瓜是无土栽培的四大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仅次于番茄[3]。近年来,由于温室连年种植黄瓜或同科蔬菜作物,导致黄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4]。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实现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甚至生产出绿色蔬菜的突破口[5]。实验设计营养液的配制(选用日本山崎黄瓜营养液配方):四水硝酸钙:826mg/L,硝酸钾:607mg/L磷酸二氢铵:115mg/L七水硫酸镁:483mg/L按照上述配方配制100倍浓缩液一升备用(用时稀释100倍)。种苗的选择:从菜市场选择同一品种植株大小生长状况相似的黄瓜苗三株。取三个花盆分别编号1、2、3,在1号盆里加入适量田间取来的土,将一株黄瓜栽种在花盆里,在2、3号花盆里先加入适量陶粒然后加入足量营养土,最后在上面均匀覆盖珍珠岩。分别在2、3号花盆里种一株黄瓜。给1号盆里浇适量水,在2、3好盆里加入适量稀释后的营养液,将三盆黄瓜至于向阳的阳台上,对1号盆每隔2~3天交一次水,对2、3号盆每隔2~3天添加一次营养液,每隔十天进行一次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观察指标编号叶片数(个)叶片颜色株高(cm)第1天后第10天后第20天后第30天后第1天后第10天后第20天后第30天后第1天后第10天后第20天后第30天后136810绿深绿深绿深绿36815235912黄绿深绿深绿深绿35102033.5912黄绿深绿深绿深绿351020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表明,有土栽培有利于黄瓜苗的成活且前期生长比无土栽培快,,而无土栽培的黄瓜苗前期生长较慢叶片会短暂失绿,后期生长发育较快。可见在植物整个生理周期内,无土栽培比有土栽培植物生长快,长势好。小结:在相同条件下,无土栽培养分利用率高,植物生长快,作物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对环境污染小,管理简单,省水、省肥、省力、省工,病虫害少,可避免土壤连作障碍,不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可极大地扩展农业生产空间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无土载培作为一项新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具备许多优点,发展潜力很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只有正确评价无土栽培技术,充分认识其特点,才能对其应用范围和价值有所把握,才能恰到好处地应用好这一新技术,扬长避短,发挥作用。参考文献:[1]蒋卫杰,余宏军我国无土栽培的现状、问题和展望[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5(6):14—16.[2]刘景红,刘长春.日光温室茄子高产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5(3):ll—12.[3]刘士哲主编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4]洪海波.范兰.青海高原无公害黄瓜保护地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8(5):221—223.[5]刘亚锋.黄瓜连作障碍主要因子关系分析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