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所有专业(一)课程目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所有专业(一)课程目标.doc

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所有专业(一)课程目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所有专业(一)课程目标1、课程性质:《理论力学》是机类专业的主干课、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主要讨论机构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因此,是后续技术基础课《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以及所有专业课、选修课的基础,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2、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实验、上机相结合。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1)课程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4方面的能力,即:具备对复杂(包括简单)工程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具备对这些力学模型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包括瞬时与过程)分析的能力;具备利用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判断分析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具备对工程结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的创新思维能力。(2)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熟练掌握刚体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的数学建模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软件的使用。2、课程学时:75学时,其中授课68学时,实验(课内)6学时,机动1学时。3、课程类型:必修课。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二)课程结构1、绪论(2学时)知识点:机械运动与力学、牛顿力学与相对论、质点与质点系、刚体与刚体系、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力学与工程。重点:机械运动与力学、刚体与刚体系、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难点:2、数学基础(6学时)知识点:矩阵、矢量、方向余弦矩阵、平面矢量。重点:方向余弦矩阵和平面矢量的数学表述。难点:矢量及其矩阵运算。3、静力学(14学时)知识点:力、力偶、约束、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摩擦与摩擦力、刚体系统的平衡。重点: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难点:空间力系、摩擦与摩擦力、刚体系统的平衡。4、刚体运动学(16学时)知识点:刚体的连体基、刚体位形的描述、刚体的定轴转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刚体上给定点的位置、速度与加速度、相对刚体运动的任意点的位置、速度与加速度、《理论力学求解器》的使用。重点:刚体位形的描述、相对刚体运动的任意点的位置、速度与加速度。难点:刚体位形的描述、相对刚体运动的任意点的位置、速度与加速度。5、矢量动力学基础(10学时)知识点:惯量、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重点:惯量、动量矩定理。难点:惯量、动量矩定理。6、刚体动力学(8学时)知识点: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一般形式、处理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处理动力学问题的独立坐标法。重点:动力学方程的一般形式。难点:处理动力学问题的独立坐标法。7、分析力学基础(12学时)知识点: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动力学普遍方程、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拉格朗日第一类方程、《理论力学求解器》的使用。重点:达朗贝尔原理。难点:虚位移原理、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和拉格朗日第一类方程。(三)课程参考资料1、教科书:《理论力学》第二版,洪嘉振、杨长俊编著,“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2、参考书:(1)《理论力学》(上下册)第6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2)《理论力学》第一版,贾书惠、李万琼编著,“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3)《理论力学》第一版,李俊峰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4)《“理论力学”新教学体系系列参考资料》,陈乐生编,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04年8月。修订:《工程力学》课程组陈乐生2004/7说明:本大纲是在《理论力学新教学体系》教学改革实施4年后,根据4年中教学的经验教训以及福州大学的具体情况,考虑到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方向有两条,一是加强基本内容的训练,二是加强实践性环节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