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研究的五种基本方法及其实现条件摘于全国继教网(周永列发布时间:2010-11-211:00:45)(一)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所谓历史,是人类社会生活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它远过于一种记载。历史研究正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的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人们为了正确地分析问题,必须从历史过程中,正确地截取特殊矛盾所经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不仅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同时也是为了取得借鉴。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科学的历史研究,不会产生真正的科学。区别于教育科学的别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研究对象是过去已发生的教育事件,即研究者主体与作为被研究客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之间,不是相对同步协调关系,而是一种非共存的历史性关系。客体不是作为现实中介的客体,而是已经凝结、稳定了的过去,是已经发生了的、不可逆转的。②搜集的是已有文献资料,是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再现历史的全过程,“按照历史”“必须处处追随着它”,并且资料分析是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③历史研究方法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有的学者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历史学总体结构,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2〕如果说史学总体结构包括三个不同层次,这就是:史料、历史文献为基础层次,历史过程、历史规律为第二层次,史学理论与方法论为第三层次(历史哲学),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历史研究方法也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包括:搜集、整理、分析处理史料为基础层次,以历史的分析方法、逻辑的分析方法、历史的比较研究方法以及诸如历史系统研究、历史计量研究、历史心理分析等新方法为第二层次,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则为第三层次。分析研究方法结构层次,同时也说明历史研究法不等于就是文献法,或者说不完全等于文献法。搜集、整理、分析处理史料只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层次,还必须通过历史的与逻辑的分析、比较才能完成历史研究的任务。教育科学的研究中,历史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从大的方面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对某一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包括中外教育史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研究。②对历史上教育家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③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④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⑤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如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古代的科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艺术教育、军事教育等等。如何科学地运用历史研究法,结合近年来在教育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应特别强调以下两点。1.注意历史研究中资料来源及分析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研究者不仅要学会搜集资料,而且要懂得鉴定和整理史料的方法。教育史料极其丰富,不仅有文字史料,而且有实物史料和口传史料。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文献被遗失破坏了,一些被淹没于书海之中,因此需要泛观博览,认真查阅。另外,辑佚、校勘、训诂等也是有用的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首先要鉴别区分是第一手原始来源资料还是第二手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外部评论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确定资料的作者及成书年代;通过内部评论确定资料的准确性和价值,即文献资料本身的含义、价值。总之,在研究史料时,要通过审查和鉴别,尽可能地把握教育史料的总和。要描述出教育发展史的实际历程,而不是僵死的史料的堆积。2.坚持唯物史观研究历史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历史人物,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我们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使对历史负责和对未来负责,对前人负责和对今人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古与今关系。当代关于教育理论、思想观念的每一重大争论以及推进理论的尝试,都要把当代问题提到历史范围内加以考察。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历史研究都必然具有现实性,相反,目前教育研究中暴露出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正是缺乏鲜明的针对性和强烈的时代感。具体表现在:对历史上教育人物的介绍、评价多,而专题研究少,尤其是对教育史上重大的、有价值的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的考察分析;研究的范围较窄,关注的是各时期的教育制度及教育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理论的研究,结果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地带;另外,方法陈旧落后,基本上是封闭的关门研究,横向联合、吸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不够。结果给人一种重复已知东西的陈旧感。实现“史”“今”转换的机制在于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揭示出教育科学中最富于生命活力的深层结构,以此为基础,把这一教育科学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扩展统一起来。原因在于,每一时代人们对教育历史进程的认识、反思、理解和阐释,都是基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社会要求和需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