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选200954.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选200954.doc

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选200954.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4-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评价方案为进一步建设高效课堂,各年级依据“271高效课堂”模式和“271高效课堂”十条要求,积极实践探索,破模唯效,继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271高效课堂”达标验收活动。在各年级以学科达标验收基础上打破学科综合评价并推荐“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选候选人,学校组织第四届“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一、学校成立“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选领导小组组长:赵丰平副组长:刘树忠张申赵庆华丰建胜成员:丰茂森张祥军郭宗友王沛栋吕金岗秦宪亭孙长顺郝美玲徐凯林杨志升秦杰聂秀增李炳成王永亮丁春和李刚刘本卿二、评选活动要求1、高效课堂打分标准依据《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选打分标准》计分。2、评选过程:(1)课堂听课(2)问卷调查(3)学案检查(4)学习检测3、评选时间:5月7日(周四)--5月14日(周四)进行,听课顺序为高二、高一、初中、高三。三、表彰奖励学校将对评选出的“昌乐二中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评选结果作为评价备课组和备课组长的重要依据之一。四、几点说明1、授课时间安排另行通知,年级教师自行调好课。2、做到组织教学环节完美、教学热情饱满富有激情、板书工整、语言简洁清晰、交代清楚、评价自然顺畅、不拖堂。3、不用普通话授课、无当堂总结反刍和检测、不符合课型要求(高三复习课,其他年级新授课)的一票否决。4、学生评教问卷“A”项少于70%的一票否决。5、讨论要全员积极参与,真正做到身动、心动、神动。假讨论或讨论展示不自然的一票否决。6、课堂教学教师提前演练过的一票否决。7、课堂要最大限度的开放,抱的紧的课堂一票否决。附: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选打分标准昌乐二中2009年5月4日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选打分标准(2009.5.4)一、学习目标:(10分)学习目标表述准确具体,落实性强,围绕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学生对学习目标一定要清楚,并能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老师最后一定要紧扣目标总结归纳。1、研究导入技巧,设计好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欲望。2、准确设定三维目标,解释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可操作可实现)。3、紧扣学习目标,回扣学习目标,条理清楚。学生能从较高目标达成率上获取成功喜悦。二、课堂注重"三量":(20分)容量大、思维量大、训练量大。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最大限度;推进过程紧凑。课堂设计要符合学习内容,充分体现能力立意。不能有多余环节、语言和文字。1、在突出落实,确保效益的前提下突出“三量”。2、杜绝就题论题,搞好分类总结与提升,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3、课堂要注重知识发生过程,如概念、规律、原理、公式、定理、事件等。4、老师点拨、强调要从效果出发,点透,点到位。5、充分深度挖掘教材,突出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化,变教书为育人。三、学习小组建设:(30分)小组长真正发挥分动力机作用,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强,小组集体战斗力强。全部投入紧张学习,讨论效果好,学习质量高。展示省时高效,分层讨论解决问题,展示重点。评价自然顺畅,激励到位。1、讨论要有小组长安排组织实施,突出重点,解决自学未解决的问题。小组长要控制每一个人的讨论内容、节奏和效率。2、高效讨论,先进行一对一讨论→组内讨论→反馈疑难。3、展示人人有事干,非展示的学生每人都有具体目标和任务,要提前准备好,小组长做好安排。4、搞好分类展示(重、难点、规律),为点拨提升打好基础,脱稿展示。5、既要把握既定目标的达成又要注重生成目标的生成和挖掘。6、突出参与度、质疑深度和讨论点评能力的培养。四、预习自学:(10分)任务明确,要求具体,自学积极,预习充分。学习兴趣浓厚,目标达成率高。1、导学案任务适量,提前1-2天发给学生,预习要求明确具体,预习充分且能完成。2、不会的问题用红笔画出来,讨论时重点研究解决。3、老师及时批阅学案,小组长督促检查学案并及时反馈。4、自习训练学案,学生自主自习用做限时训练,注重分层布置,要求具体。5、每份学案都能清出底子。五、疑难点拨:(10分)问题解决到位。注重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认知过程。点拨疑难,解决难点;指导学法,注重规律总结。1、教师在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的基础上适时点拨。2、点拨一定到位,点拨学生讨论和展示解决不了的问题。3、点拨的问题是经老师进一步“再备课--深加工”的疑难反馈问题,并且讲深讲透。4、点拨过程要注重新生问题的生成和挖掘。六、基本功:(10分)板书设计科学,师生展示认真规范;用普通话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