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院商事审判送达难问题突出.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层法院商事审判送达难问题突出.doc

基层法院商事审判送达难问题突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基层法院商事审判送达难问题突出基层法院商事审判送达难问题突出摘要本文以吴某某诉余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为例,对基层法院商事审判送达难问题突出进行分析研究。关键词民间借贷纠纷法院商事审判送达作者简介:郑龙呈,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法院。中图分类号:D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4-126-02案例:一审:开化县人民法院(2013)衢开商初字第451号二审: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浙衢商终字第375号案情简述:被告余某某以承包工程、业务经营需要,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分27次向原告借款100余万元,并出具借条。后被告久欠不还,故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还款。审判过程:该案存在27次借款行为,数额较大,但是原告均有借款凭证对应证明,本案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但因为送达问题,使该案变得复杂。由于被告余某某经营一家公司,一审法院按照惯例,邮寄送达至其公司,邮件因“被告不在本地”被退回。本案人员进行直接送达,多次上门,均因该公司未正常营业而未送达。因为被告有联系方式,本案人员使用法院配备的电子信息送达平台进行短信送达,成功送达给被告。慎重起见,承办人员电话联系被告,告知被告开庭时间,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开庭当日,被告未出庭,故法院进行缺席审理。判决后,送达判决书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邮寄判决书因“人在外,无法签收”被退回,其经营公司一直未正常营业,被告又拒接电话。在其他途径都不能送达的情况下,留置送达其父亲办公室里。被告在判决生效日前的最后一天向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评析:本案中送达难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是无法找到被告,不能向其送达诉讼材料。本案中通过多次电联、上门寻找都不能找到被告,不能适用直接送达。大多数商事审判中都有类似情况,当下被告厌诉,拒绝收取诉讼材料,成为现在法院送达工作的第一难题。第二是邮寄送达人员不专业,致使邮寄送达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法院工作量。邮寄送达人员的回单千奇百怪,例如“电话无人接听”、“人在外地,令其退回”、“查无此人”,而本案在邮寄判决文书时被退回的理由就是“人在外地,令其退回”,这个理由到底是拒收还是邮递人员没送达,承办人员往往为了送达材料,只能再次送达,使得邮寄方式流于形式,不但没有节省资源,反而增添人力。第三是被告成年同住人员信息不明,导致留置送达困难。联系不上被告的情况下,用直接送达方式往往不能奏效,其成年家属一般拒收诉讼材料,所以实务中留置送达的居多。在本案中,没有任何信息显示余某某其父亲是否是家庭同住人员,但是被告一直未能寻找到,为了能尽快送达判决文书,只能留置其父亲办公室,并拍照作证,这种方式虽然不一定满足法律规定的留置送达的条件,但是确实也是基层法院工作实务中的无奈之举。第四是判决书不能通过短信送达,造成送达困难。在新民诉修改前,短信送达方式被广泛应用,很多案件因为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审结。但是新民诉实行后,严格规定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不得进行电子送达,这使得实务中判决文书只能通过邮件和直接送达。但因为目前法院的司法威信不足,没有强制措施,当事人抗拒法院,导致本案被告拒不到庭诉讼,并且不领取判决文书。本案中办案人员采取了多种送达方式,包括邮寄送达、直接送达、电子送达(即短信送达)、留置送达,而且这不是个例,是普遍现象,送达事务挤占了基层法院约40%的审判资源。?基层法院商事审判的审判人员每年将近两百件案子,送达已经成为制约审判效率,影响当事人权利实现的难题。当前司法实践中的“送达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送达工作量大,一个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至少有12个诉讼文书需要送达;二是送达费用高,基层法院仅司法专邮一项一年发生的费用就达数万元;三是送达时间长,一次送达不成功,法院要反复多次送达。?送达难问题产生还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原告为满足自己胜诉的需要,不详细提供被告有关信息,致使法院无法联系上被告。该情况下,法院只能依职权向公安局户籍登记处查询被告详细身份信息,再到其户籍所在地进行相关调查,平白增添大量工作。二是到寻找当事人的过程中,社区和村委会工作人员不予配合。因为工作人员有时怕得罪当事人,所以态度冷淡,不愿领路,并且在留置相关诉讼材料时不予作证,办案人员只能靠一己之力完成任务。由于工作人员不愿配合,往往一个转普通程序案子可能要重复跑三四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给法院工作增加了难度。三是短信送达难以确认被告联系方式。有时原告提供的是虚拟网号码,短信送达平台内无法发送,因此需要长号;有时虽然有联系方式,但是通过联系,对方声称不是该案被告,需要法院辨明真伪;有时被告更换电话频繁,一旦被原告追问或者法院主动联系,就马上停机更换号码,导致法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