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复习特训卷 模块清通关卷 模块三 稳态与环境.doc
上传人:是你****元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复习特训卷 模块清通关卷 模块三 稳态与环境.doc

2023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复习特训卷模块清通关卷模块三稳态与环境.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块清通关卷模块三稳态与环境(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2.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Ⅲ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敲击膝盖下方,小腿抬起需要伸肌和屈肌相互协调完成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3.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可代表低血糖,则b可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c可代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可表示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公认的维持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CO2、血浆蛋白、糖原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人体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③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同一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射④人患流感病愈后会再患流感,原因是机体内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⑤甲状腺的活动只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⑥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进行穿膜释放A.全都不正确B.③C.②③⑥D.②⑤⑥5.餐后或一次性摄入较多的糖,血糖浓度的暂时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多种内分泌腺,最终使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分泌增加会降低组织细胞转运葡萄糖的速率B.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C.兴奋在传出神经元和内分泌腺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D.胰岛B细胞接受的信息有高血糖浓度、神经递质等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7.如图①~③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B.②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细胞C.③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肌细胞D.三种方式中,②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8.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体B.子代A系鼠体内的T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细胞C.子代A系鼠不排斥C系鼠皮肤的原因是无相应的细胞毒性T细胞D.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失去特异性免疫功能9.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四组实验中,300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10.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M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d越小,M与N的种间竞争越激烈D.M与N将呈现“J”形增长11.近缘种动物常因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而竞争。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关系,研究者调查了5种啮齿动物与7种蚂蚁采食的种子,统计各种大小不同的种子所占的比例(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B.啮齿动物与蚂蚁采食的种子大小有所重叠C.啮齿动物与蚂蚁之间一定不存在竞争关系D.无法判断啮齿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12.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