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新冠肺炎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手册.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校 新冠肺炎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手册.pdf

学校新冠肺炎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手册.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新冠肺炎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手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汹汹来袭,本次疫情属于重大社会应激事件,在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我校高度重视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为帮助广大学生及家长及时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关护,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用科学的防疫方式、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共克时艰!一、面对疫情,我们可能会有的反应(一)因害怕疫情可能产生的身心反应1.认知上:害怕自己或家人朋友被感染;担心疫情难以控制;担心就医困难、物资短缺等。2.身体上:头晕、胸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不舒服等。3.情绪上:恐慌、害怕、担心、焦虑、压抑、情绪波动较大等。4.行为上:频繁刷屏查阅疫情的相关信息,反复过度清洗消毒、测量体温等,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等。(二)因久居家中可能产生的身心反应1.认知上:由于外出活动减少、无法走亲访友显得很无聊;在家待着无事可做,不如睡懒觉、打游戏等。2.身体上:头晕、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不舒服、身体素质减弱等。3.情绪上:无聊、枯燥、压抑、孤独、郁闷、情绪波动较大等。4.行为上:昼夜颠倒,生活无规律;沉迷于看电视打游戏,生活较懒散;不是坐着就是躺着,机体活动大量减少等。面对突发的疫情,如果你或者家人出现了以上的反应,时间在两周左右都属正常范围,这是人类本能的心理反应,我们可以接纳这种状态,不必过于焦虑,允许自己对疫情保持应有的警觉。二、面对疫情,我们这样积极应对(一)做好卫生防疫1.注意居室经常通风,15-30分钟为宜,提高相对湿度。2.加强锻炼,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3.多饮水,生食瓜果要仔细清洗,肉类和蛋类烹调时彻底煮熟。4.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打喷嚏咳嗽及清洁鼻子后,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流行病传染期间,出门戴口罩(医用外科),尽量不去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公共场所,比如超市商场、游乐园、电影院等。5.不要随地吐痰!被痰液、鼻涕污染的纸巾不要随意乱扔。6.避免无保护状态下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7.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8.避免无保护状态下接触病患(如接触病患的眼部、鼻子和口腔)。【家长篇】1.稳定情绪莫恐慌“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是第一免疫力”。疫情来袭,家长们所感受到的恐慌、焦虑、愤怒、悲伤、无助无望等情绪,是每个人面临危机与灾难时的正常心理反应。不必惊慌,不要抗拒,要感受并接纳这些负面情绪,心情就会变得安定,如此才会有足够的心理空间去应对和引导孩子的情绪。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为孩子创设稳定的家庭心理环境:在目前全民抗击疫情的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烦躁、担忧、害怕、生气、胃口差、睡不好、茫然无措等心理状态,都是很正常,这其实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的“常规做法”。2.冷静思考有判断心理学研究发现,获得信息的途径及对信息的理解会影响人们对危机程度的知觉与判断,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和行为。面对爆炸式的信息流,家长们要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和孩子一起合理获取信息:要从权威渠道了解信息、获取知识,每天接收有关信息尽量控制不要超过一小时。如果相关新闻让孩子感到更加焦虑和不安,请一定要学会“放一放”,把注意力转到孩子平时喜欢的事物上。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独立思考,冷静进行判断。同时,要引导孩子关注积极正面的相关信息,比如医护人员及各方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付出与努力,后续人们对生命及大自然的敬畏等。3.规律生活放轻松“如果没有休闲活动,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伤害的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恢复”。在延长的假期里,各位家长可以规律作息、规律饮食,安排时间或做自己或孩子需要的事情,或让自己和孩子放松的事情,轻松享受“宅家”的亲子时光。督促孩子养成作息规律:学会自我调节与放松,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比如学习、阅读、做家务、听听音乐、看一些感兴趣的纪录片、电影、冥想放松训练、适应运动等等。4.寻求支持多沟通面临压力时,社会支持系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建议各位家长通过微信、电话、QQ群等方式保持与家人、朋友的联络,家长难过时可以有倾诉的对象,孩子无聊时可以有沟通的伙伴。如果实在难以处理自己的焦虑、恐惧、无助无望情绪及各种行为问题,建议寻找专业心理机构寻求帮助。5.听从号召齐努力一方面,家长们要听从政府、中国疾控中心等专业机构发出的号召,以身作则做好自我防护措施,不去或少去人群聚焦场所,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等通用预防措施,为孩子提供行为榜样。另一方面,要及时报告孩子的相关情况,配合社区及学校的疫情防控排摸工作的开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及社区的一员,增强社区归属感。应对挫折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