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栽培技术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菊花栽培技术学习教案.ppt

菊花栽培技术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菊花(júhuā)栽培技术第二(dìèr)讲菊花一、概述(Ɡàishù)怀菊花(júhuā)1(河南温县)怀菊花(júhuā)大田(河南焦作温县、武陟)杭菊--药用白菊花(júhuā)(江苏射阳菊花(júhuā)基地)杭菊--药用白菊花(浙江(zhèjiānꞬ)桐乡菊花基地)杭菊--药用白菊花大田(浙江桐乡(tónꞬxiānꞬ)菊花基地)亳菊产于安徽亳州(一)化学成分与功效(gōngxiào)(二)研究(yánjiū)方向二、植株形态(xíngtài)特征三、生长习性菊较耐旱,怕涝。随着生长发育期的不同对水分的要求各异。在苗期至孕蕾前,是植株发育最旺盛时期,适宜较湿润的条件,若遇到干旱,发育慢;花期(huāqī)则以稍干燥的条件为好,如雨水过多,花序就因灌水而腐烂,造成减产;但太旱,花蕾数量大大减少。菊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亦能耐寒。植株在0~10℃下能生长,并能忍受霜冻,但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花能经受微霜,而不致受害,花期(huāqī)能忍耐-4℃的低温。降霜后地上部停止生长。根茎能在地下越冬,能忍受-17℃的低温。但在-23℃时,根将受冻害。在幼苗生育期间,分枝至孕蕾期要求较高的气温条件。若气温过低,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部分幼苗的顶芽和叶片就容易遭受冻害,而后又会刺激下部幼芽大量簇生萌发,并多数成为无效苗,徒然消耗地下茎的营养储备。菊对土壤盐分(yánfēn)的要求比较严格,以中性偏碱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最为适宜。忌连作,连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病虫害多,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二)生长发育习性(xíxìng)四、栽培技术浙江(zhèjiānɡ)桐乡(早小洋菊、晚小洋菊、大洋菊、异种大洋菊、小汤黄)安徽歙县(早贡菊、晚贡菊)、安徽全椒(滁菊)安徽亳州(小亳菊、大亳菊)河南武陟(怀大菊花、怀小菊花)江苏射阳(射阳小白菊、射阳红心菊、射阳大白菊、射阳长瓣菊、射阳黄菊、射阳大黄菊)(二)选地和整地(zhěngdì)(三)繁殖(fánzhí)方法1.分根繁殖(fánzhí)2.扦插(qiānchā)育苗(4)移栽:一般(yībān)苗龄控制在40~50d后,苗高20--25cm时即可移栽。移栽应选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起苗时先将苗床浇透水,带土移栽,按株行距40×40cm挖穴,穴深6—8cm,每穴一株,苗摆正,覆土压紧,浇透水,每亩5500株左右。(四)田间管理(tiánjiānꞬuǎnlǐ)2、合理(hélǐ)追肥追肥主要分三个时期,分别(fēnbié)称促根肥、发棵肥和促花肥(1)促根肥:移栽20d、缓苗后10d左右,追施第一次肥,以利发根,以N肥为主。用量为尿素和42%的复合肥各10kg/亩,施肥方法为穴施,穴深5~6cm(2)发棵肥:在7月中旬,为促进植株发棵分枝,应追施第二次肥,肥源以N肥和有机肥为主。用量为尿素10kg/亩,选阴雨天撒施;同时用厩粪水1000kg/亩,选晴天浇施。(3)促花肥:在9月中旬现蕾前,追施第三次肥,以便促进植株现蕾开花,肥源以P、K肥为主。用量为42%以上的复合肥20~25kg/亩,于阴雨天撒施。同时每隔7d,用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进行根外追肥,每次250g/亩,连续3~4次。此法对多开花和开大花效果十分明显。3.适时(shìshí)打顶4.及时培土:培土可保持土壤水分,增加抗旱能力;同时可增强根系,防止倒伏。在菊生长过程中,一般在第一次打顶后,结合中耕除草,在根际培土,促使植株多生根,抗倒伏5抗旱排涝:扦插或移栽时,应灌水以保证幼苗成活;缓苗后要少浇水,6月下旬后天旱要多浇水,追肥后也要及时浇水。蕾期干旱应注意浇水,雨季(yǔjì)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五)病虫害防治(fángzhì)2.枯萎病,俗称“烂根”。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始发,直至11月才结束,尤以开花前后发病最重。受害植株,叶片(yèpiàn)变为紫红色或黄绿色,由下至上蔓延,以致全株枯死,病株根部深褐色呈水渍状腐烂。地下害虫多,地势低洼积水的地块,容易发病。3.霜霉病被害叶片出现一层灰白色的霉状物(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一般于3月中旬菊出芽后发生,到6月上、中旬结束;第二次发病在10月上旬。遇雨,流行迅速,染病植株(zhízhū)枯死,不能开花,影响产量和品质。4.花叶病发病植株,其叶片呈黄色相间的花叶,对光有透明感。病株矮小或丛枝,枝条细小,开花少,花朵小,产量低,品质(pǐnzhì)差。发生危害时间较长,蚜虫为传毒媒介。虫害(chónghài)2.蛴螬为鞘翅目多种金龟甲科昆虫幼虫的总称,其中以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taFaldermann)常见,一般于4—6月以若虫(俗称(súchēnꞬ)蛴螬)地下钻洞并咬食菊地下部根皮,或蘖芽。其成虫(金龟子)白天潜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