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浙GFLGTUZT美版第四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美术浙GFLGTUZT美版第四册.doc

小学美术浙GFLGTUZT美版第四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低价购买卖百度文库财富值帐号QQ174788632旺旺whx0910怎么增加百度文库财富值怎样增加如何增加增加百度财富值如何快速增加百度文库增加财富值专业的爱问共享资料积分销售团队HYPERLINK"http://whx0910.taobao.com"http://whx0910.taobao.com或者HYPERLINK"http://shop60806855.taobao.com"http://shop60806855.taobao.com教案教材小学美术浙美版第四册第十六课设计者林祥辉时间主题《花瓶》教材分析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为载体,从感知、认知到探究、表现,多层面地拓展小朋友的学习空间。教材用整幅版面展示了一组风格各异的瓶子,向小朋友提供了欣赏的平台,丰富了小朋友的视觉形象。教材首先以提问方式来引导小朋友主体的感知:你最喜欢这些瓶子中的哪一个?为什么?而下面的提示语为小朋友的欣赏、评价活动提供了依据,也为下一步剪制花瓶作了很好的铺垫。教材中“试一试”的提示语及花瓶外形变化图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很有帮助,体现了教材“让人人体验成功”的设计理念。对于美术能力好的小朋友,建议教师多制作造型更丰富、更有创意、图案更美观大方、色彩更漂亮的范作,供他们参考。重点、难点。重点: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和对称剪法的掌握。难点:注意画稿时纸的开合方向,剪出的瓶子左右粘连并且造型别致、色彩漂亮、图案花纹好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2.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使学生能较顺利地剪出造型美观、大小适合的瓶子,并能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美化。3.通过自主观察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小朋友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课前准备(小朋友)各色彩卡纸、旧挂历纸、画笔、剪刀、胶水等(教师)多媒体课件、瓶子范作等教学过程1.摸花瓶。(1)教师出示几个装有不同形状花瓶的布袋,让小朋友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2)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来摸摸布袋中的花瓶,说一说里面装的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3)揭示课题:《花瓶》。2.看花瓶。(1)打开所有的布袋展示花瓶,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哪个花瓶,漂亮在什么地方?(2)提问:瓶子上画了哪些好看的花纹?一般画在什么地方?(3)提问:花瓶的左右外形都有什么特点?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这个特点?(大多的花瓶是左右对称的)3.画花瓶。(1)请摸花瓶的小朋友在黑板上画出布袋中花瓶的外形。(2)认识花瓶:花瓶由口、颈、肚、底、耳等部分组成。(3)提问:除了这些外形的花瓶,你还能画出其他外形的花瓶吗?(4)集体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花瓶的知识。(试着画一个花瓶,老师也和小朋友一起画)4.赏花瓶。(1)课件展示:1.学生观察大量不同造型、不同图案、不同色彩的花瓶,引导小朋友边欣赏边讨论:这些花瓶的造型哪个最奇特、最有意思;哪个图案最大胆,哪个图案最美观;哪个色彩最鲜艳,哪个色彩最柔和……(2)想一想:自己要设计的花瓶外形独特在哪里?用什么方法来美化?添画或拼贴上什么图案和花纹?(再画花瓶并调整修改)5.剪花瓶。(1)同桌小朋友一起自学教材中的内容,用对称折剪法,大胆剪出心目中的花瓶外形。(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花瓶,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创意的小朋友给予表扬。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怎么剪的?用什么方法进行装饰。简单示范并介绍用点、线、面的装饰方法来装饰花瓶,还有用剩余的色卡纸剪贴装饰。(比如把纸剪成小三角型、小圆、半圆。。。)6.展花瓶。评议(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评出的好作品)(1)小朋友分组挑选出优秀花瓶作品,并说说理由。(2)小朋友用优秀作品和收集到的资料布置“花瓶展览”。7.拓展。提问:生活中还有许多左右对称的东西,你能说出多少?能用对称折剪法剪出作品美化班级吗?相关资料传统花瓶造型传统花瓶造型有竹节瓶、直统瓶、平肩瓶、高肩瓶、广口瓶、佛肚瓶(口小肚大)、喇叭瓶(口大瓶颈渐小)等。教学反思课题:小学美术浙美版第四册第十六课《花瓶》学校:闽侯尚干中心小学2010年6月30日在闽侯县教育局进修校的策划、指导下,做为闽侯县名师工程学科工作室美术组组长,我承担了送教下乡活动的主持工作,并面向全县小学专职美术教师开了这节探究课,与他们进行交流与学习,以下是我围绕这节课教学进行的课后反思。新教材强调“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学生,了解和沟通学生的心灵是每位教师应做到的。”走近孩子,走近课堂,走近生活,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三点:一、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我通过游戏导入,亲切地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