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2、区域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及交通项目所在地瓜州县锁阳城遗址位于瓜州县南部,具体位置:北纬40°16′12.4″,东经96°11′57.1″。瓜州县(原名安西县,2006年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其改名为“瓜州县”)位于河西走廊西部,行政区范围为东经94°45′~97°00′,北纬39°52′~41°53′之间,东与玉门市接壤,西与敦煌市为邻,南北两边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连,西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相接,总面积2.41万km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1.2地质瓜州地处祁连山褶皱北翼与天山——内蒙褶皱系北山皱带南带之间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这一区域构造体系的发育,可追溯到加里东期或更早一些,发育在前震旦系,主要活动于中生代,而且在新生代之后也有较强烈的活动。加里东期、海西期运动以地槽沉降为主。自古生代之后在燕山及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壳急剧抬升,上升幅度差异性很大,构成了南北高、中间低的基本地貌轮廊。在祁连山褶皱北翼、肃北——石包城隆起带北侧,褶皱比较发育,形成了北东东向构造体系。北截山隆起带和次一级的南截山隆起带有规律地将倾斜平原截成三个规律不等的槽地:即瓜州、踏实、榆林窟槽地。在以震荡性上升为主的内动力和以强烈侵蚀为主的外营力长期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低山残丘、石漠、戈壁地貌景观。瓜州地处祁连山大断裂两端,又是阿尔金山断裂和祁连山断裂的交汇处,接近地球北纬40度地震线,毗邻玉门昌马多震区。据国家地震局资料记载,本区属Ⅶ度地震度区。2.1.3地形瓜州县地处祁连山褶皱北翼与天山——内蒙褶皱系北山皱带南带之间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嘈叭口状的走廊地形。南北高起,逐渐向盆地中央疏勒河谷地倾斜。北部最高处的芨芨台子山,海拔2452米;南部为祁连山北麓山前地带,最高处的朱家大山,海拔3547米;中部走廊地带被北东向的截山子分为两部分;南端为踏实盆地,海拔1259~1750米;北部为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由东北向西南微倾斜,海拔1060~1300米,县城所在地海拔1177.8米,巍峨的祁连山映照县境,榆林河水向北浇灌踏实盆地,疏勒河蜿蜒西去,形成三角绿洲,浩瀚的戈壁一望无际,构成了现在的地貌景观。境内裸露山地552.44万亩,占总面积的15.23%;荒漠53.33万亩,占总面积的1.47%;戈壁2151.93万亩,占总面积的59.32%;流动沙丘0.67万亩,占总面积的0.02%。由此可知瓜州是个戈壁沙漠之县。2.1.4地貌瓜州县有山区、戈壁、走廊平原三种基本地貌形态。据其成因类型、形态特征分述如下:⑴北部山区戈壁倾斜平原:北部山区(指马鬃山区西部和疏勒河以北的广阔戈壁地带)为一系列平行断续的中低山老年残丘,山体多呈东西走向,海拔2000米左右,相对高差30~300米。⑵南部山区戈壁倾斜平原:包括南北截山山地和鹰咀山以北的广阔戈壁地带,窄条形的南北截山分别呈近东西向,北东东向伸延,宽4~10公里,低山丘陵地形被强烈风剥蚀,处于夷平阶段,海拔1259~1750米,相对高差50~150米,山体北陡南缓,山脊平圆。⑶走廊平原:包括县境内疏勒河、榆林河绿洲,为瓜州县农牧业区。依其成因和形态又划分为三个次一级的地貌单元。①昌马洪积冲积扇扇沿平原②踏实洪积冲积扇③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平原⑷风蚀地貌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百齐堡以西,锁阳城(项目区)至唐墩湖沿戈壁一线以及桥湾至布隆吉疏勒河沿岸,瓜州县城东南和老师兔也有少量分布。在长期强劲的风力吹蚀作用下,风蚀墩、风蚀槽遍布该区。风蚀墩高0.5~5米,密度占1/2~1/5。东西向的风蚀残迹,形如断壁残垣或覆舟状、馒头状,呈现典型的雅丹地貌。⑸风沙地貌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兔胡芦以南,呈家沙窝至锁阳城(项目区)、西沙窝和东湖以北、泉子以东一带,东巴兔、老师兔以及农区内三工至四工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除部分为流动的新月形沙丘,龙岗状沙梁外,其它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为1~5米,最高的约10米,均由风积第四纪全新统细沙粒物质组成。2.1.5气象、气候瓜州县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沙漠气候,主要特点是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常,昼夜温差显著,夏热冬寒,多大风,有“世界风库”之称,大风雨干热风事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气象要素如下::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45.1℃极端最低气温-29.3℃年主导风向E年平均风速3.7m/s年平均相对湿度39%年均降雨量45.3mm年均蒸发量3140.6mm年均日照时数3260h年均沙尘暴日13.7次年均浮尘日29.3次最大冻土深度116cm2.1.6水文瓜州地处祁连山西段北麓与马鬃山南麓两大戈壁倾斜平地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