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1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docx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1: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八年六月前言为指点各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以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为根据,在总结吸收国内已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要求,研讨制定了本导则。本导则包括HYPERLINK\l"_Toc192331573"总则、适用范围、术语、采集对象与目标、能耗数据采集方法、能耗数据采集系统、能耗数据处理方法、能耗数据展现、能耗数据编码规则、数据质量控制等部分。本导则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导则主编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讨院联系人:那威电话:010-8831205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联系人:杨柳忠电话:010-58935970本导则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讨院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讨中心天津大学建筑节能中心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200278457"1总则PAGEREF_Toc200278457\h1HYPERLINK\l"_Toc200278458"2适用范围PAGEREF_Toc200278458\h1HYPERLINK\l"_Toc200278459"3术语PAGEREF_Toc200278459\h1HYPERLINK\l"_Toc200278460"4采集对象与目标PAGEREF_Toc200278460\h2HYPERLINK\l"_Toc200278461"5能耗数据采集方法PAGEREF_Toc200278461\h5HYPERLINK\l"_Toc200278462"6能耗监测系统PAGEREF_Toc200278462\h6HYPERLINK\l"_Toc200278463"7能耗数据处理方法PAGEREF_Toc200278463\h7HYPERLINK\l"_Toc200278464"8能耗数据展现PAGEREF_Toc200278464\h9HYPERLINK\l"_Toc200278465"9能耗数据编码规则PAGEREF_Toc200278465\h11HYPERLINK\l"_Toc200278466"10数据质量控制PAGEREF_Toc200278466\h15HYPERLINK\l"_Toc200278467"附录1建筑基本情况数据表PAGEREF_Toc200278467\h17HYPERLINK\l"_Toc200278468"附录2次要省市行政区划代码PAGEREF_Toc200278468\h19HYPERLINK\l"_Toc200278469"附录3数据编码规则示例PAGEREF_Toc200278469\h24HYPERLINK\l"_Toc200278470"附录4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理论折算值PAGEREF_Toc200278470\h25总则为科学、规范地建设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统一能耗数据的分类、分项方法及编码规则,实现分项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精确传输、科学处理、有效储存,为确定建筑用能定额和制定建筑用能超定额加价制度提供数据支持,指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制定本技术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应符合本技术导则,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适用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各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术语能耗监测系统能耗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安装,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重点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称。分类能耗分类能耗是指根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消耗的次要能源品种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如:电、燃气、水等。分项能耗分项能耗是指根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消耗的各类能源的次要用途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如: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照明用电等。大数审核大数审核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审查,审查数据本身或数据变动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存在逻辑性、趋势性的差错;数据的数值是否出现错位和多位,和小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