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公款吃.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公款吃.pdf

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公款吃.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之公款吃喝入刑热点本次公务员文集上传了所有公务员复习秘笈,包括行测和申论。大家直接搜索“公务员复习行测秘笈:”或者“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即可搜索到所有资料秘笈,每一份都是极品资料,看完如果上不了公务员,你来找我!【背景链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安徽省工商联主席李卫华建议,借鉴意大利刑法把公款吃喝玩乐定为贪污罪,把公款吃喝纳入刑法范围,像治理贪污受贿一样治理吃喝腐败。公款消费应如何遏制,也成为本届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热点评论】一、进步意义“公款吃喝入刑“,理论上看,反腐败作用巨大,因为奢侈行为往往成为腐败的直接诱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都对公款吃喝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但在执行过程中,党纪、政纪处分往往难以落到实处。这就导致条例本身缺乏威慑力和约束性。而《刑法》则是一把利刃,说小了,一针见血,说大了,刀起头落。犯罪成本低,一直被视为反腐不力的诟病。目前由于对公款吃喝这种大肆挥霍国家资财的行为没有从制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已经形成了公开化和“合法化”的局面。国家对公款吃喝的治理失之于软,虽然国家有相关的制约机制,但是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所以从没有官员因公款吃喝而被辞退或者接受更严厉制裁的情况。这并不是一种经济发展后生活质量的变化,而是干部队伍的素质蜕变和相关监管制度缺失的体现。所以,“公款吃喝入刑”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又一利器。经验分享:行测、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非常大,时间非常紧,考试时甚至要在几分钟内清晰阅读上万字的试题,如果不能提高效率,无论是复习还是考试时间都肯定不够用,这样去考试必定死路一条。我特别建议大家学会快速阅读的习惯,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如申论),把我们的速度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样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够补充海量的知识。《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非常高,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赢得考试。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读的同时,再学习一下思维导图,对于《行测》的各种刁钻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我在去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5000字/分钟,学习效率非常的高。我读大学的成绩不怎么好,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让我去看看试题,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是功不可没的。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练20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练上20小时之后,很快就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秘笈哦!!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让大家多走捷径。最后记得一定要多看事实政治,多做多练一定是王道!按照我文中所说的,进行逐一突击!成功就在对岸!二、实现途径要想让刑法入刑起到实质性作用,还必须让其具有可操作性。而对于公款吃喝问题国家或地方也曾经出台不少措施进行治理,均收效甚微,一方面是由于没有法律做后盾,另一方面是由于措施过于宽泛不好落实,或者措施过于一刀切导致落实难。综合以往经验教训,我们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为“公款吃喝入刑”制定好配套机制:第一,取消预算外资金,清空公款消费的小金库。公款消费控制不住,关键是没控制预算外资金。很多预算外资金多而管理混乱。应推行改革,将所有开支纳入预算,年初申报。废除领导“一支笔”,所有开支纳入办公会集体决策。只有资金全部进预算才能更好的监督和审核,才能从源头杜绝公款吃喝。第二,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让监督的阳光晒干财务“水分”。相对于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国,我国公款吃喝可以在会议费、出国费、培训费、调研费、科研费等合法的项目下报销,一些领导认定“接待无小事”,逐渐形成了“想吃就吃”“不想吃也要吃”的接待体制。而且由于公务接待的主体是领导干部和其他公务人员,加之信息和权力的不对称,使得公务接待中的问题带有一定的隐蔽性,易形成“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局面。所以,必须推行信息公开,规范公款接待行为。具体来说,要定期公布“三公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