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发展的专业成长模式研究.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村教师发展的专业成长模式研究.docx

农村教师发展的专业成长模式研究.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教师发展的专业成长模式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我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中,农村教师占80%,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全局。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强调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国家在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上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多种形式的农村教师培训已经常态化,成果瞩目。但是作为农村学校本身,对于农村教师发展的专业成长的研究还很缺乏。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发展农村教育,帮助农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努力于新课程的实践,在其过程中不断完善更新自我,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能与新课程同行,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农村学校的一些特点,决定了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农村学校的区位环境,导致了一定数量的农村教师自我定位甘愿低于城市学校,从而降低了对自身专业素养的要求,安于现状者居多,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教师,他们缺乏足够的教育情怀,缺乏奋进的专业精神,仅仅把当教师看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调往城市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他们对于教师职业缺少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热爱。农村学校教科研整体水平偏低,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动力不足,成果匮乏,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氛围。2、由于相对滞后的教育条件,农村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低于城市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缺失严重。这就对农村教师提出了比城市教师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农村教师更要有爱心、耐心、恒心,更要有奉献精神。3、我校目前为数不多的骨干教师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求。近几年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和农村教师的招聘要求明显低于城市,如本镇,几乎招不到一本毕业生。农村学校师资相对落后现状的改善,有赖于我们去探究建立一套适合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4、本课题的研究,将落实并发展原有的研究成果,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和省市名师,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助力农村教育的振兴,农村教师队伍会越来越壮大。三、课题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1、为深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特制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要求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规划》提出:统筹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享有有质量的教育。科学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理论依据:终生教育思潮的兴起,加之教师专业化的呼声日益强烈,使教师职后培训和素质提高的研究与实践形成高潮。各国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与职前教育相衔接的继续教育体系,以实现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保证教师有不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英国教育专家詹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教师教育“三阶段理论”。他认为,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是教师教育中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我国一些学者、专家和一线的教育改革者也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许多研究。顾泠沅教授领衔开展了以校本研究、校本培训、课例研究等为主要形式的“行动教育研究”计划。北京教育学院教授王长沛曾说:“真正决定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进教室,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教师的专业素质关乎教育的兴衰,此类真知灼见为本课题提供了研究基础指明了研究方向。四、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农村教师发展的专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