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论·语法·概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语法二、古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三、古代汉语语法单位及各小类情况从《马氏文通》说起写于1898年的马建忠《马氏文通》是汉语语法成为汉语语言学一门分支学科的标志,说明语法研究从经学附庸的地位中摆脱了出来。《马氏文通》在建立我国汉语语法学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它在构架汉语语法体系、划分汉语词类并定下名称、确立汉语语法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立下了不朽功绩。《文通》的学科价值在于通过引进西欧语法框架,为汉语转型语法学的建设做了尝试。《文通》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种范型:在运用西欧理论框架时,可以沿袭相应的传统概念;在考察汉语的语言材料时,可以局部改变外来的理论框架。这一范型的长处在于为汉语语法建构了一个新系统,短处则在于难免削足适履则履不全足。作为洋务先驱的马建忠,撰写《文通》的旨趣还在于智民强国,改变汉语教学法。通过“比拟”西文规矩,揭示华文隐寓“规矩”以供儿童“通文”。《文通》重在“通文”,使国人尽通“华文之字法句法”。《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内容充实、发掘很深的汉语语法的系统著作,是中国传统训诂学与西洋语法理论框架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我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语法的著作,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是开创之作,历来难读难用。马建忠以《马氏文通》迎来了20世纪。《马氏文通》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汉语语法学的诞生,汉语从此告别了没有中国人自己写的汉语语法学著作的历史,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开始自觉地、理性地研究汉语语法结构规律。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受《马氏文通》影响尤其明显。《文通》既是第一部汉语语法书,也是中西方文化开始结合的产物,因此它首先受到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热情称颂。即使对《文通》多所指责的书或文章也都对它的价值和开创之功给予肯定。杨树达《马氏文通刊误·序》云:“自马氏著《文通》而吾国始有文法书,盖近40年来应用欧洲科学于吾国之第一部著作也。”缪子才说:“鄙人对于《马氏文通》,钦其精博,谓作者心境极虚灵,而眼界极宽阔也。”(《〈马氏文通〉答问》,1931。见《马氏文通研究资料》。)黎锦熙《比较文法》称《文通》“是第一部沟通中西之大规模的创作,所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一、什么是“古代汉语语法”语法又叫“文法”,是指语言的结构规律,这种结构规律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系统。为了认识这个系统,我们从三个方面介绍。第一是这个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或说是三种基本语法单位,其次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最后简单地谈谈语法中的共性与个性。(一)语法单位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每个系统中都包含若干个要素,或若干个子系统。在语法这个系统中有三个处于不同层次的要素,或说是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它们依次是:句子系统、短语系统词系统。系统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首先,一个系统B,相对于由它及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较高一级的系统A,是一个要素a1(或子系统a1)。同时,这个系统A中还有要素a2、a3……;a1、a2、a3……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从而构成系统A。其次B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b1、b2、b3……本身又都是低一级的一个系统C,而系统C中又有要素c1、c2、c3……。所以语法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一个子系统看作是一个要素,从而把它置于比它更高一个层次的系统中来研究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可说是向上的研究。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把一个系统分析为若干个要素,从而观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内部结构关系,这种研究是向下的研究。这两方面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古汉语语法中,这种向上研究和向下的研究,常常构成一种并不完全整齐的对应关系。在古汉语语法这个系统中,首先是研究句子。目前一般认为,句子和句子组合起来还可以构成句组(又叫句群),现在有的学者把语法分析的范围扩大到句组。如果仍采取传统的作法,把句子作为语法研究中最大的结构单位。当把句子作为最大的语法单位进行研究时,我们就既要作向上的研究,又要作向下的研究。在作向上研究时,是把各种句子作为一个要素,研究它们在言语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