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绪论一、天气的概念: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的综合。二、气候的概念及其内涵:1、气候系统的概念是指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某一段时间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而且包括某些年份偶然发生的极端的天气状况。2内涵:A、气候的物质基础是气候系统,而不仅仅是大气,它和天气系统是有区别的。B、气候是一个历史概念,它和特定的时间阶段相联系,而不存在绝对的气候概念。C、某一时段的气候状态是指,这一时段的气候系统各属性的平均系统特征,不像天气之某一段时间内的大气中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综合。第二章气候系统和大气的物理性状3、大气层各层的特征(1)对流层:A、气温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B、垂直对流运动显著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2)平流层: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B、气流比较稳定,空气的垂直混合作用显著减弱(3)中间层: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B、有相当强列的垂直运动,含水极少。(4)热层: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B、该处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5)散逸层:A是大气的最高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很少变化B、大气粒子经常散逸至星际空间,是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4、理解相对湿度、露点(1)相对湿度: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间的比值F=e/E×100%它是直接反映空气接近饱和状态的程度,当其接近100%时,表明当空气接近于饱和。当水汽压不变时,气温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相对湿度会减小。(2)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其中单位是(Td),在气压一定时,露点的高低只与空气中的水汽压含量有关,水汽含量越多,露点越高,所以,露点也是反应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第三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1、绝热过程的概念:在气象学上,任一气块与外界之间无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2、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和高度。3、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的形成过程A、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B、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作用,越靠近地表面的空气降温越多,而上层空气受冷地表面的影响小,降温较少,这种因空气的平流而产生的逆温,称平流逆温。C、下沉逆温:当某一层空气发生下沉运动时,因气压逐渐增大,以及因气层向水平方向的辅散,使其厚度减小,当下沉到某一高度时,空气层顶部的温度高于底部的温度,这样形成的逆温叫做下沉逆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因而使穿过大气候的太阳辐射光谱变得极不规则。5、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P30)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并非完全被地面所吸收,其中一部分被地面所反射。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和状态6、气温日较差的特征(P51)A、在一日内有一个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一个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B、日较差的大小与纬度、季节和其他自然地理条件有关。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1)日较差最大的地区在副热带,向两极减小。(2)日较差夏季大于冬季。(3)海洋上的日较差小于大陆。7、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P26)8、近地面大气中的凝结现象形成的基本条件以及其类型基本条件:(1)有充沛的水源(2)要有是水气发生凝结的冷却过程(3)要有凝结核的存在(4)大气中的水汽要有所降温类型:露和霜、雾凇和雨凇、辐射雾、平流雾、9、大气稳定度的判定a=g[(r-rd)/T]∆Z当r<rd,∆Z>0,则a<0,大气稳定;当r>rd,∆Z>0,则a>0,大气不稳定;当r=rd,a=0,大气处于平衡状态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1、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一般条件A、凝结核B、空气中水汽的饱和或过饱和:有暖水面蒸发、空气的冷却2、我国于1972年出版的《中国云图》将云分成3族11属。云型低(<2000m)中(2000m~6000m)高(>6000m)层状云雨层云(Ns)高层云(As)卷层云(Cs)卷云(Ci)波状云层积云(Sc)层云(St)高积云(Ac)卷积云(Cc)积状云淡积云(Cuhum)浓积云(CuCong)积雨云(Cb)3、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的形成原因、类型及降水(P70)A、积状云是由气块上升、水汽凝结而成。积状云的形成总是与不稳定大气中的对流上升运动相联系。积状云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下午出现淡积云是连续晴天的预兆。早上有浓积云是有雷雨的预兆。4、使云滴增大的2个物理过程以及2个物理增长过程是随云滴的增大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