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雨巷****莺莺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西贵港市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广西贵港市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2018年秋季期期中贵港市七校联考试题高二语文答案1.A(B项,“借鉴了‘状元笔记’的手法”无中生有。C项,“完全改变了人们在无意义的娱乐中消磨时间的不良习惯”无中生有。D项,“人们对浓缩书毫无阅读兴趣”表述过于绝对。)2.B(这里不是对比论证,而是类比论证。)3.D(D项,“应当提倡”说法不当,“浓缩书”有诸多限制,先天不足,原文最后一段对其也持“偶尔从知识中介那获取一点‘血肉’有限的内容,也算不上坏事”这一态度,不能理解为“应当提倡”。)4.B(柳先生内心并没有纠结和挣扎,他医治日本人是出于医生的本职,他杀日本人是出于爱国正义。)5.(1)医术高明。(2)医德高尚。(3)智慧勇敢。(4)有爱国情怀。(5)忍辱负重。(答对五点6分,答对四点5分,答对三点4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一点1分)6.(1)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借花树的来历交待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2)推动情节发展:柳先生救活花树,颜老爷折断花树,柳先生再救花树,情节步步推进,前后呼应。(3)凸显柳先生的人物形象:救活这棵抗日烈士留下的花树既见其医术高明,又见其爱国情怀,强化了爱国的主题。(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7.B(B项,结合材料二“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分析可知,“增长两倍多”是用户规模,而非同比增长率。)8.A(B项,并未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C项,应是“采用静态条码支付”;D项,新规实施以后,消费者超过500元的就不能扫静态条码进行支付了。)9.优点——便利、快捷、门槛低;缺点——扰乱市场公平竞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前景——是金融创新,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安全。(每点2分)10.C(“御史言”要断开,因为光启已经去世,故御史不可能跟光启说,排除B项、D项;“囊无余赀”的意思是御史说光启去世时口袋中没有多余的钱财,故请求皇上加以抚恤,排除A项。)11.B(B项,“除”指拜官授职。与“谪”相近的应该是“贬”,指降职并外放。)12.C(崔景荣和徐光启只是“议不合”,未弹劾他。)13.(1)当时辽东战事正吃紧,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徐光启上书力争,才批准给了他少量民兵和武器军械。(“方”,“正”;“疏”,“上书”;“稍”,“少量”。句意2分)(2)崇祯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升他为礼部尚书。当时,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钦天监台官。(“擢”,“升迁,提拔”;“失验”,“发生错误”;“罪”,“处分,治罪,责罚”。句意2分)参考译文: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省试考中第一名举人,七年后考中进士。由庶吉士做到赞善。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完全掌握其方法。继而全面学习军事、屯田、盐政、水利等各种书籍。杨镐四路兵马丧失,京城大为震惊。徐光启几次上书要求让自己去练兵以报效国家。神宗皇帝嘉许他的雄心壮志,越级提升为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练兵时,他上奏陈列了十条建议。当时辽东战事正吃紧,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徐光启上书力争,才批准给了他少量民兵和武器军械。没过多久,明熹宗即位。徐光启因自己的抱负不得施展,请求辞职而去,没获得批准。接着因病请假回乡。辽阳被攻破,熹宗下令起用他。回到朝中,他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用。熹宗同意他的看法。正考虑采纳他的建议,而徐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的建议不一致,御史丘兆麟弹劾他。他又称病请假回家。天启三年以原官起用,接着升为礼部右侍郎。天启五年,魏忠贤勾结智铤弹劾他,他丢掉了官职而闲居。崇祯元年被召回朝廷,又提出练兵建议。不久,以左待郎负责礼部事务。崇祯考虑国家财政困难,命朝廷大臣提出整理屯田和盐政的好办法。徐光启说,屯政的关键在于垦荒,盐政在于严禁私盐的贩卖。崇祯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升他为礼部尚书。当时,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钦天监台官。徐光启说:“钦天监预测天象是本照着郭守敬的方法。元代已经出现了应当发生日、月食而没有发生的情况。郭守敬尚且如此,所以不能责怪钦天监台官计算出差错。我听说,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宜于及时修正。”崇祯帝听从其言,下诏请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来推算,进行改历的工作,徐光启任监督。四年春季正月,徐光启送上《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当年冬季十月初一日,发生日食,又进上测候四说,其中以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崇祯五年五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要事务。随即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徐光启颇有治国经世的才干,而且立志用于当世。不过,到被信任而掌权时年纪已老,又恰逢周延儒、温体仁独断专政,不能够有所倡议。第二年十月去世,赐诰封少保。御史说,徐光启盖棺下葬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