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坐井观天教案精编.docx

坐井观天教案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坐井观天教案坐井观天教案【集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坐井观天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坐井观天教案1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沿、际、信”3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学习,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通过游戏等方式学会生字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坐井观天的意思,知道做人要眼界开阔,不能做井底之蛙。教学重点: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青蛙和小鸟图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生字词语。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语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2.“摘苹果游戏”复习词语。二、揭题,理解课题。1.交流积累的成语。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理解题意。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一)屏幕出示本课自读要求·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四人小组合作: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交流有几个自然段。(三)交流课文内容,明白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四、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知道的信息。(2)区别“沿”与“没”(2)理解“沿”的意思。2.浏览课文,学习青蛙与小鸟的对话。·理解第一次对话(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青蛙与小鸟共有三次对话。(2)理解第一次对话。(3)指导读第一次对话中小鸟的话。(4)区别“渴”“喝”·理解第二次对话(1)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2)抓重点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进行句式变换。(3)回到对话,理解“无边无际”。(4)练习用“无边无际”说话。(5)指导有感情朗读小鸟的话。·理解第三次对话(1)小组合作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2)汇报交流。(3)接读小鸟的话。(4)总结、明确课文寓意。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五、拓展、延伸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听。2.续编故事。3.课外读读《成语故事》一书。坐井观天教案2【教学目标】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教学难点】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揭题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一起读课题──《坐井观天》2、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好吗?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二、看录像,了解故事内容1、看录像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2、播放录像。3、反馈:生答思考题,师板书,结合课件演示:青蛙图天小鸟图有不过井口那么大多无边无际大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21页,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三、初读课文1、自由找朋友读课文。2、指名接读课文。3、学生评议。四、第一次争论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指名讲。2、赞成小鸟的请举手,赞成青蛙的'请举手。3、既然小朋友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辩论赛,同意吗?赞成青蛙的我们称为青蛙方,请坐到左面,赞成小鸟的我们称为小鸟方,请坐到右面。学生交换位置。五、再读课文,找出有力的证据为了证明自己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对吗?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书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个词可以作为你的证据,同时也拿出你从课外搜集的资料。开始你们组去研究讨论吧!六、第二次争论两组争论:师说:“现在请小鸟方发言。”学生发言。师说:“现在请青蛙方发言。”学生发言。师及时指点。七、朗读课文,体会寓意1、刚才小朋友争论得相当精彩,看来准备都很充分,现在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青蛙方读青蛙的话,小鸟方读小鸟的话,直接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