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努力****幻翠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教案精编.docx

《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教案_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教案《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教案(2)司法制度的改革。(3)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沙俄帝国军队的许多弊病,如军事机构重叠、庞杂;装备落后,战术陈旧;军官指挥无能,士兵地位低下,没有能动性,必须进行军事改革。军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士兵的地位,废除对士兵的体罚,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在全国成立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理;炮兵、近卫军、工程兵、作战军和军事院校转归陆军部管辖,结束政出多门的现象;加强对军官的培训,高等军事学院培养高级军官,士官学校培养军事工程专门人才;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男性居民不分财产多少,均应服兵役,陆军现役6年,预备役9年,海军现役7年,预备役3年,现役和预备役期满人员编入人民军,直到40岁;军官仍尽量选用贵族。1863年6月,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校长、系主任由教授选举产生,经教育部批准任用。教授委员会有权独立解决教学、科研和人员聘用等重大问题。一年多以后,又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科中学两类。古典中学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实科中学着重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毕业后进入高等技术学校学习。(4)政治改革的成果。政治改革使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沙皇专制政权逐渐成为俄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虽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沙皇专制政权,但客观上确实促进了俄国社会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同时,改革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了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还进行了哪些改革?解题关键:确定时间范畴和题目类型,叙述1861年以后至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前俄国的改革措施。思路引领:本题难度较小,按照叙述题的要求,分为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三个方面对改革措施加以列举叙述,不要有遗漏。答案提示:(1)在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2)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但广大的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审理案件。(3)在军事、教育方面,军事上,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教育上,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亚历山大二世遇刺(4)民粹主义的形成和主张。①民粹主义和民粹派的形成。民粹主义是19世纪中期在俄罗斯出现的一个思想流派。民粹主义在俄国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种长期处于经济落后、农民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里带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俄罗斯封建制度发生碰撞、农民生存状况发生恶化的情况下产生的。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转变时刻,一批代表着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青年知识分子冲上了俄国政治斗争的舞台,形成了“民粹派”,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到民间去”的运动。“民粹”两个字是从俄语的“民意”转译而来的。这个思想流派带有浓厚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它在俄罗斯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就反对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以及解除人民痛苦的主观愿望来看,民粹主义者具有一定的进步和革命性。,当前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