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历史试卷.doc

高一历史试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A.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C.保证王权的稳定B.嫡长子继承制D.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3.皇帝成为我国封建统治者专用称谓是从下列哪位开始A.泰王嬴政B.楚庄王C.黄帝D.大禹4.秦朝时中央政府下面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是A.县B.郡C.亭D.乡5.下列不属于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是...A.丞相B.御史大夫C.祝D.太尉6.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是在A.秦汉时期7.开创省制的是A.秦朝8.汉初实行的是A.郡国并行制B.州县二级制C.道州县三级制D.路州县三级制B.汉朝C.明朝D.元朝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9、在元朝的中央机构中管辖宗教事务的是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理藩院10.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新高度,这件事发生在A.汉朝B.明朝C.宋朝D.清朝11.标志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宰相制度的废除C.明朝内阁制建立1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1B.雍正帝设置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背鱿?A、清政府坚持闭关政策C、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利益13.火烧圆明园是谁所为A.英国侵略者B.英法联军B、英国蓄意开辟中国市场D、禁烟运动损害了英王的尊严C.八国联军D.日本侵略者14.近代侵华史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15.《马关条约》各规定中,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是A、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C、日本可在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6.太平天国定都于A.桂平B.永安C.天津D.天京B、割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D、开放沙市、重庆等地为商埠17.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建国纲领是A.《原道救世歌》B.《资政新篇》C.天朝田亩制度》D.《原道觉世训》18.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光复会C.日知会D.中国同盟会19.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五四运动C.第一次国共合作20.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21.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是A.延安B.西柏坡C.陕甘宁边区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D.湘赣革命根据地B.中共诞生D.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22.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是A.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C.标志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2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多党合作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2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哪两者的关系制定的?A.祖国大陆与台湾C.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2B.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D.中共与各民主党派25.2005年10月31日《报刊文摘》载,2005年7月初开迹芍屑臀⑴┮挡康?10个部门组成的村干部廉洁自律建设督察调研组,分头奔赴海南、青海等八个省份,对目前群众反映较多的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深入调研。据悉,待调研结束形成报告后,有关方面可能会对现行某些法律进行补充和修订。下列法律中,最有可能被补充、修订的是A.《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6.“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指的是A.两种政治制度B.两种文化制度C.两种经济制度D.两种社会制度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7.下列旗帜中,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是A.B.C.D.28.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9.在1972年签订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A.从台湾撤军C.同台湾断交30.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A、日本B、美国C、苏联D、印度B.只有一个中国D.废除“共同防御条约”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解析题(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下列材料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惟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君,则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