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当年三大杰出将军.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德国当年三大杰出将军.doc

德国当年三大杰出将军.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这三位将领以他们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帮助希特勒改写了世界历史,使德国在二战初期战无不胜.不论是曼施坦因的"闪击战略",还是隆美尔的"沙漠战术",以及古德里安的"装甲突击理论和实践",都对二战的进程乃至世界军事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军事理论和战例推动了现代作战样式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闪电利剑”——曼施坦因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即使是臭名昭著的纳粹身份也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1887年11月24日,炮兵军官爱德华·莱温斯基家添了第十个孩子,取名埃里希·莱温斯基。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过继给他的姨父曼施坦因少将而改姓曼施坦因。这个小莱温斯基就是以后成长为德国陆军元帅的埃里希·曼施坦因。德苏战争开始时,曼施坦因配属于勒布元帅指挥下的北方集团军群,预定从东普鲁士向列宁格勒方向发起攻击。从1941年6月22日开始,曼施坦因的装甲军一直打到伊尔门湖西南方的索尔齐,并突破了苏军的包围圈,救出被围的第16集团军。1942年2月1日,希特勒晋升曼施坦因为上将。此时,苏军在刻赤和费奥多西亚强行登陆成功,严重威胁着德军后方。激战之后,苏军终被击退。第11集团军总共使用了1个装甲师、5个德国步兵师和2个罗马尼亚师,就歼灭了共有26个师的两个集团军,俘敌17万,缴获敌炮约1200门、坦克250辆。曼施坦因在里希特霍芬空军上将的第8航空军的协同下,赢得了一次印象深刻的胜利。1943年2月,由A集团军群和顿河集团军群各一部编成了一个新的南方集团军群归曼施坦因指挥。该集团军群要在由亚速海到哈尔科夫的700公里长的正面上实施攻势防御,任务相当艰巨。3月14日,经过艰苦奋战,德军战线恢复到9个月以前的位置。曼施坦因因此获得栎树叶骑士十字勋章。1944年3月30日,曼施坦因和A集团军总司令克莱斯特元帅被召到上萨尔茨堡。希特勒在给他们佩上双剑栎树叶勋章的同时免去了他们的职务。1945年,曼施坦因被英国人俘虏,四年后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徒刑,监禁在韦尔监狱。1952年因为健康状况即被释放。1955年,他出版了自己的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以及1958年的《士兵的一生1887-1939》。1956年,曼施坦因担任联邦德国一个组织的顾问,同战时德国的西方敌人一起对付苏联的威胁。1973年6月11日,曼施坦因死于西德巴伐利亚州。总评:英国人认为:曼施坦因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早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对战术,战役,战略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观念,由于参与制定了进攻法国等完善的作战方案,他在德国享有“伟大战略家”的声誉是说得过去的,但除此以外,他在战略和军事思想上的贡献并不引人注目。在一战时期,曼施坦因只获得有限的作战经验,从本质上讲,他一直是一名步兵,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一个军事技术大发展的时期,他能够提起的贡献只有“突击炮”。值得研究的是,从1942年12月到1944年3月,曼施坦因进行了15个月的艰苦作战,他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从顿河草原退到加里西亚,仍能保持比较完整的战斗力,的确是一个奇迹,所以在德国所有的高级将领中,曼施坦因是最有成就的野战指挥官,但是这个“最有成就”不能理解为唯一,因为他与古德里安,霍斯,李莱斯相比,大概处于同一个档次。《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认为:他善于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强调速战速决,出奇制胜。美国人认为:曼施坦因是德军在二战中最优秀的野战部队司令。“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隆美尔-埃尔温(1891-1944)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任警卫连连长。从1919年起,他历任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等职。1940年2月任坦克第七师师长,参加了对法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对作战经过作了详细的日记,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依据。隆美尔出生在德国南部海登姆市一个中学校长家庭。1910年中学毕业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