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07年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2007年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

四川省2007年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二00七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全卷可能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S-32Ba-137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碘缺乏会使人的智力低下,消除碘缺乏最经济可行的方法是A.食盐中加碘盐B.服用含碘药片C.大量食用海带D.注射含碘药剂2.某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它们的原子具有不同的A.质子数B.质量数C.原子序数D.电子数3.2814Si元素位于周期表中A.三周期IVA族B.二周期IVA族C.三周期VIA族D.二周期VIA族4.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A.水银B.钢C.金D.银5.用酒精消毒的原理是A.溶解作用B.还原作用C.盐析作用D.变性作用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B.H2C.N2D.稀有气体7.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CO2B.H2C.NO2D.NO8.浓硝酸应避光保存是因为它具有A.强氧化性B.强酸性C.挥发性D.不稳定性9.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的是A.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B.肉类食品用福尔马林保鲜C.竹笋用二氧化硫气体漂白D.用小苏打做发酵粉10.下列物质不属于油脂的是A.花生油B.润滑油C.羊油D.牛油11.在SiO2+2CSi+2CO↑反应中,氧化剂是A.SiO2B.CC.SiD.CO12.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A.H2OB.NaOHC.KBrD.NH4Cl13.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SO2B.CO2C.NH3D.HCl14.A、B、C都是金属,把A、B组成原电池时,A为负极;把B放人C的盐溶液中,B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C。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C>BB.A>B>CC.B>A>CD.C>B>A15.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布条B.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C.将气体通人硝酸银溶液中D.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16.下列气体溶于水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O2B.HClC.NO2D.NH317.锂、钠、钾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根本原因是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原子半径相近C.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D.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18.常温下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原因是A.铝不活泼B.铝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C.常温下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D.铝具有两性19.浓硫酸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热B.加热能与木炭反应C.能与铁反应放出氢气D.加热能与铜反应20.在制水泥、玻璃和生石灰的生产中,都要用到的原料是A.Na2CO3B.SiO2C.CaCO3D.CaSO421.关于丙烯醛(CH2=CH-CH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发生银镜反应B.与氢气加成只能生成丙醛C.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酸D.可使溴水褪色22.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乙醇B.乙酸C.乙酸乙醋D.苯酚2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和水反应:Na+2H2O=Na十+2OH-+H2↑B.CO2通人足量澄清石灰水中:Ca2++2OH-+CO2=CaCO3↓+H2OC.Fe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D.氧化铜溶于足量盐酸中:O2-+2H+=H2O24.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A.pH=7B.pH>7C.pH<7D.无法确定25.向某溶液中滴人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生成沉淀的是A.Na+B.Cl-C.Fe3+D.SO42-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l)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空1分,共28分)26.选择造成下列环境问题的原因填空(填番号)。(l)酸雨_______________。(2)温室效应__________________。(3)臭氧层被破坏______________。(4)白色污染__________________。(5)土壤污染________________。A.空气中CO2浓度不断上升B.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袋C.工业上大量排放SO2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E.大量使用氟里昂27.1mo1O2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