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职工请假销假制度教职工请假销假制度1、幼儿园工作人员外出,必须逐级请假,按时返回并及时销假;教职工在工作时间内,无特殊事由不得请假。2、病、事假3天内由园领导审批;病事假3天以上,由干部处审批。病假必须持请假条和医院诊断证明或住院证明方可准假,并按医生建议,视情批假。3、倒班或请假必须提前一天,临时请假者自行在本班内调整好后再按程序请假(班长签字后由园办批准)。4、每人每月倒班限一次,一次扣25元;全天班期间不允许倒班,凡在全天班期间请假者按日工资2倍予以扣除,顶班教师按请假者日工资的50%予以补助;开学、期末及大型活动期间请假按日工资的3倍予以扣除。5、请假人员休假期间,遇有特殊情况需续假的,应及时报告,经批准后方可续假。未经批准超假或逾假不归者,按旷工对待,并按日工资的2倍予以扣除,2天(含)以上扣除当月工资。矿工7天(含)以上的自行解除劳动合同。6、教职工的产假,婚假按国家和上级的有关规定标准执行;直系亲属丧假省内5天,省外加路途。7、病、事假的有关工资待遇规定:(1)请病、事假者每学期累计不超过10天(含),扣除相应工资;10天以上者,除扣(含)请假期间工资外,再扣除期末当月工资的50%。(2)住院治疗需连续请假1个月以上,发月工资总额的50%,2个月(含)以内发月工资总额的40%。(3)3个月以上,视情处理;连续事假10天(含)以上者扣除当月工资,2个月以上者停发工资并不再办理各类保险(正常产假除外)。大名县教职工请销假制度2015-11-1811:56|#2楼为加强组织纪律,严格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好教育翻身仗,根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制度暂行规定》(冀政[1985]149号)、河北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冀人发[1998]296号)精神,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现制定本制度。一、假期的类别与期限(一)产假1、生育。女教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含其间的工休日、法定节假日),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实行晚育的,奖励产假四十五天,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增加奖励产假三十天。2、流产。女职工怀孕时间不满两个月流产,假期二十天;怀孕两至四个月流产,假期三十天;怀孕四至七个月流产,假期四十二天;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假期九十天。(二)病假教职工因重症疾病、急性疾病需要住院治疗或所患疾病致使行动不便、神志不清等不能正常工作者,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确需休假治疗的,可准予病假。(三)婚假教职工符合法定结婚年龄可为三天;实行晚婚的,奖励婚假十五天。(四)丧假教职工本人的直系亲属(父母、岳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一至三天丧假。教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需要本人去料理的,可适当延长,但累计不得超过七天。(五)事假除国家明确规定的各种假日外,教职工因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教学岗位时,必须请事假。(六)进修学习鼓励教职工利用节假日参加电大、函授、自学等进修学习,原则上不允许离职进修。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离职学习的,必须进修师范类对口专业。二、请销假程序和审批权限教职工请假需办理书面请假手续,待批准后方可离岗。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办理请假手续的,应在假后三天内补办,否则按旷工论处,期满返岗工作要及时销假。(一) 请假1、产假。女教职工休产假,由本人向单位(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提交请假申请及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享受独生子女待遇的还需提交独生子女证),经本单位领导审核后,由单位携带上述证件与该教职工休产假的第一个月内到县教育局人事股办理相关手续。2、病假。携带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及本人申请于休假前三天内请假,医院诊断证明只作参考,不作为请假批准依据。七天以内由所在单位批准;七天至十五天由教育局人事股批准;十五天至二十天由主管人事工作的副局长批准;而十天以上由教育局局长批准。病假批准后,到县教育局人事股备案。一次病假不准超过六十天。六十天内不能痊愈的,可以再申请休病假,连续请病假六个月仍不能痊愈的,经县级以上医院复查后,由本人写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审核,报教育局局长审批。3、婚丧假。由教职工所在单位审批(晚婚的,报县教育局人事股审批)。4、事假。本人事先申明请假理由,七天以内由所在单位批准;七天至十五天由教育局人事股审批;十五天至二十天由主管人事工作的副局长审批;二十天以上由教育局局长审批。经批准并将工作安排妥当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5、中心校,中学校长及直属单位负责人请假或到县外出差,由教育局局长审批。6、凡参加离职学习者,必须经所在单位同意,报县教育局审批,经局长批准后,方可报考。录取后,带录取通知书等相关证件报县教育局人事股备案,工资待遇按国家规定执行。学习期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