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子阅读器遭遇的五大尴尬时间:2011年05月11日HYPERLINK"http://www.bookdao.com/newsletter/digital_publishing.html"\t"_blank"点击订阅《数字出版日报》分享到微博:HYPERLINK"javascript:void((function(s,d,e)%7btry%7b%7dcatch(e)%7b%7dvar%20f='%20http://v.t.sina.com.cn/share/share.php?',u=d.location.href,p=%5b'url=',e(u),'&title=',e(d.title),'&appkey=2924220432'%5d.join('');function%20a()%7bif(!window.open(%5bf,p%5d.join(''),'mb',%5b'toolbar=0,status=0,resizable=1,width=620,height=450,left=',(s.width-620)/2,',top=',(s.height-450)/2%5d.join('')))u.href=%5bf,p%5d.join('');%7d;if(/Firefox/.test(navigator.userAgent))%7bsetTimeout(a,0)%7delse%7ba()%7d%7d)(screen,document,encodeURIComponent));"打印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搜狐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收藏电子书自从2009年开始风行于市场,但是上市以来一直受到平台和资源的限制,并没有在用户中激起强烈的使用热情,所以在数字化的电子书与传统纸质图书的强烈碰撞下,人们似乎还是更加青睐与传统的阅读方式。但是喜欢通过移动终端来进行快速阅读的用户群体也依然比较庞大,例如用手机看小说的用户。对于电子书的前途,人们已经由当初的新奇,再到后来的审视,再到现在的质疑了,对于图书的购买是更习惯于实物的拥有还是电子数据的保存呢?相信这是个个人习惯问题,但就是这个习惯以及整个出版行业的制度决定着电子书未来的发展。目前,对于电子书市场来说,还有这五大需要面临的尴尬局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电子书尴尬之一:ipad称霸市场一位电子书经销商表示,去年电子书市场大热完全是人为炒作起来的,其实市场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激发和改变。现在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对一些需求更多元化的消费者的吸引力,消化了大部分电子书的潜在市场。特别是iPad一代产品的降价,导致电子书市场现在销售基本停顿,所以很多电子书厂家从去年第四季度就开始停止对电子书的生产,逐步退出市场。iPad的横空出世,无疑是电子书衰落的导火索,电子书产品功能单一,只能看书,最多听听音乐。从价格方面看,电子书一般要一两千元,这一价位完全可以买到一部功能齐备的国产品牌平板电脑,甚至苹果iPad的价格也不是很高,且功能繁多,可以使用3G上网,或者通过wifi上网浏览网页,还可以玩游戏,因为其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另外iPad还可以通过在线商店购买新的书籍或者游戏。据相关数据,目前中国平板电脑市场中有78.33%的份额已被苹果iPad所占据,排名第二的则为三星的GalaxyTab,占据市场份额的5.12%,相形之下,汉王科技的市场份额仅为0.3%。当然,汉王只是一个案例,只是因为汉王科技做的电子书产品相对而言在国内比较“大”,而这个大,更多的也只是炒作出来的而已。或者说,去年电子书的火热也只是概念,汉王试图让人们从传统的读书模式中走出来,结果去给别人做了嫁衣,苹果顺势而为,接替了这块蛋糕。苹果的成功就在于其对创新近乎偏执的追求。反观国内企业,尤其是更新换代速度飞快的消费电子类产品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表现不佳。去年此时电子书生产企业有100多家,现今国内电子书市场还有些声音和销售的厂家只有20家左右,硬件功能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使得电子书的未来很不明朗。中国电子书市场在经历了两年的喧嚣后,是走向平稳发展还是走向末路,仍然取决于业内企业的努力。电子书尴尬之二:优质图书遭冷遇作为阅读的革命,图书的数字化几乎是无可争议的趋势。早在2009年,亚马逊就宣布其网站上的电子书销量首次超过了纸质书,亚马逊的电子阅读器Kindle亦作为时尚尤物,风行一时。在中国,数字出版风潮同样风起云涌。程三国认为,电子书市场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电子书1.0模式是传统纸质图书的数字化,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的亚马逊;电子书2.0是指在网络发行的原生电子书,典型代表是盛大文学和中国移动;而电子书3.0是包括互动与游戏在内的增强型电子书,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过去几年,以盛大文学和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