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doc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文章。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秀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人爱祖国河山的思乡情怀。设计理念:本设计通过看、说、赞、读、品、背、写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产生写作欲望,做到读写结合,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爱国情怀,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读出喜爱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读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庐山云雾的形态美。教学难点:认识总分结构、学习写法。教学准备:录音机、庐山云雾的幻灯片、学校生物园挂图。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一、课前预习题纲1、画出你想积累的词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2、画出你想积累的句子,你认为这些句子好在什么地方?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庐山的云雾,知道了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很神奇。这一节课你们继续跟着老师一起去游览庐山的风光,看看它究竟神奇在何处?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设疑,把学生引领到课堂上来。抓住神奇在何处?学生就产生了阅读期待,就会迫不及待的读书。三、继续精读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课件播放庐山云雾的各种姿态,配上音乐)(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说说你看到的云雾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赞美一下这些云雾?学生1、我觉得庐山的云雾像春天的蒙蒙细雨。学生2、我觉得庐山的云雾像少女的面纱。学生3、我觉得庐山的云雾像大海。学生4、我觉得庐山的云雾真是太美,简直就是人间仙境。(2)、庐山的云雾这么美,作者的语言也很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3)这段话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并用“----”画出来学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4)“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懂得这个词语的意思的?学生: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我是通过查字典懂得的。(5)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个特点写具体的?学生:比喻。(6)作者把庐山的云雾分别比做什么?学生1、把笼罩在山头比作白色绒毛。学生2、把半山腰的云雾比作玉带。学生3、把山谷的云雾比作大海。学生4、把遮挡山峰的云雾比作天幕。(7)庐山的云雾只有这四种姿态吗?学生:不是,还有很多很多。(8)作者是怎样表示还有很多姿态的?学生:用“......”表示还有很多很多。(9)你认为作者比喻得怎样?谁来把这句话美美得读出来?边读边想象庐山的各种姿态。学生:太形象,太恰当了!(10)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句子永远留在你的脑海里呢?同学们再美美地读这段课文,边想象画面边背诵。学生自由背;指名背,学生评议;看课件背;集体背。(11)同学们,你们除了把作者写的庐山云雾的姿态留在脑海里之外,再想象一下庐山的云雾还像什么?学生:像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像天上的云朵.........(12)同学们,你们想象得真好,你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那么我们再一次美美的读这段课文。(13)、小结: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本段围绕中心句分别从四个方面具体地描绘了云雾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这是庐山的一种静态美。(14)、讨论学法:看--说--赞--读--划--品--背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为学生提供可感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中感受庐山云雾的美,通过读、品感受语言的美,更感受庐山的美,通过背来积累语言,通过说来运用语言。2、运用以上的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课件播放庐山云雾的变化)3、检查自学情况(1)、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写?用“-----”画出来(2)、“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知道它的意思的?学生:变化快而多,我是通过读课文知道它的意思的(3)、从哪些句子看出庐山的云雾变化快而多?学生1、刚刚还是......转眼间变成......学生2、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4)作者把庐山云雾的变化写完了吗?学生:没有,还有很多很多的变化(5)作者是怎样表示还有很多很多变化的?学生:用“......”表示还有很多很多的变化。(6)你认为作者写的怎样?学生:写得非常形象、生动,语言也非常优美(7)写得这么美的句子你们想不想把他留在你的脑海里?下面同学们再美美的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边背诵。(8)、指名背诵,学生评议。(9)、看着大屏幕,集体背诵。(10)同学们,你们除了把作者写的这些变化记在脑子里之外,能不能把作者没有写完的变化想象出来,还有哪些变化?学生:刚刚还是一只白白的小狗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匹白色战马.........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