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卷.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卷.pdf

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卷.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要想获得关于他们生产、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A.神话传说B.影视资料C.历史记载D.考古发掘3.如下图所示的远古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开始吃熟食,在夜间也能照明,扩大活动的范围。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会使用火B.会使用磨制石器C.会交换生活用品D.有爱美意识4.假如你生活在山顶洞人时期,你可能做哪些事情?()①种植粟②进行人工取火③能把骨头钻孔④用磨光的小石珠、贝壳等来美化自己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5.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6.后人尊奉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A.炎帝、尧B.炎帝、黄帝C.黄帝、尧D.尧、舜、禹7.“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其青铜铸造技术和礼器制度广泛吸收了黄河流域夏商的文明成果,而用玉传统和纹样审美则来自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反映出()A.古蜀文明领先中原B.夏商直接管理古蜀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8、精美的历史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利簋四羊方尊青铜面具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9、我国古代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的说法,这体现了()A.青铜器适用范围广泛B.青铜器主要用作食器C.青铜器成为权力的象征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10、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A.政治状况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军队建设11、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周初青铜器铭文B.司马迁《史记》C.小说《封神演义》D.京剧《哪吒》12.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报告,在江苏地区共发现春秋时期铁器3件,包括农具用铲1件,杂用器具丸1件、条1件。据此推断当时()A.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B.铁器逐步取代了青铜器C.冶铁技术得到普及D.铁农具的体系齐全13、春秋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时期。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是()A.甲骨文开始用于记事B.周王室衰微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诸侯争霸14、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15、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相关的古人类遗址。(1分)材料二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到削器、尖状器、砍锤、雕刻器等。考古学家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器?(1分)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证明了北京人会使用什么?(1分)它的使用有什么意义?(2分)17、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人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篇》(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1分)材料二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姜尚)为首封。封尚父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