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doc

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5-PAGE-6-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建设魅力村寨发展富民产业中共汶川县委汶川县人民政府(2012年8月10日)尊敬的昌平常委书记,各位领导:在全省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产村相融连片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时刻,您们带着省委省政府对汶川的关心关爱,不辞辛劳莅临汶川调查研究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使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添信心。在此,汶川县委、县政府和全县10万藏羌回汉同胞向您们表示最热忱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阿坝州东南部,全县幅员面积4084平方公里,辖6镇7乡,总人口10.11万人,其中藏羌回三大民族占总人口的60%,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的美誉。2009年9月,省委、省政府把汶川县确定为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2010年初又确定为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县。按照省、州要求,汶川县抢抓灾后重建、藏区跨越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坚持“民富、村美、班子强”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岷江河谷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深入实施“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灾后重建、产业振兴、文化复兴、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党的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新村建设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9.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3.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1.9%,形成了产业与村寨互动共融发展的良好格局,稳步推进了“灾区变景区、田园变乐园、穷人变富人”发展目标的实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抓规划统筹,促进灾区变景区灾后重建完成后以来,我们围绕“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三大任务,坚定省党代会提出的地方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三个显著提高”奋斗目标不动摇,坚持发展为要、规划先行的指导思想,科学布局新农村建设,优先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全域景区、全面建设、全民受益。(一)坚持灾后重建与农旅发展相结合。按照“以文为魂、农旅统筹、一三互动、接二连三”思路,结合发展振兴的实际和汶川全域推进旅游大发展的要求,先后聘请169个设计单位、1300余人参与汶川新农村重建发展规划,按照“以文为魂、农旅统筹、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结合汶川灾后重建实际,把休闲农业旅游与民族风情重构、环境优美幸福家园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促进小产业大发展、小产品大市场,确保新村建设中的产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二)坚持共建共享与新村建设相结合。按照灾后重建成果人人共享的目标,进一步使用好、经营好、运转好、管理好灾后重建成果,切实加强水、路、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护,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基础配套,着力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服务产业发展集中,为培育骨干增收产业创造条件,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探索符合我县实际和市场经济原则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通过“公司+支部+农户”的方式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实现公司发展、群众增收。(三)坚持农旅发展与新村建管相结合。按照“农民主体、农旅互动、农村社区”方式,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把全县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把集镇作为一个小城来设计,把村庄作为一个景点来建设,把农户作为一个文化小品来改造,着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乡村旅游定位和发展格局。二、抓农业转型,促进田园变乐园充分发挥独具汶川特色的农业优势,遵循产业、企业、产品发展路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休闲农业转型发展。2011年,休闲农业产值增长200%,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6.7%;预计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7380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占80%以上,成为汶川科学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的富民产业。(一)突出农业产业特色化。坚持沟域差异发展指导思想,捆绑项目,整合资金,大力实施以猕猴桃、甜樱桃、花卉、现代畜牧业为内容的“农业四千万”工程,发展甜樱桃基地3万亩,年产量达到1000万公斤;发展猕猴桃基地5万亩,年产量达到1000万公斤;建立高原、生态、特色花卉基地1万亩,种植1000万盆(株);发展以跑山鸡、跑山猪为主体的家禽家畜1000万只(头),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使特色农业产业带成为观赏体验风景带。经过灾后重建发展,“农业四千万工程”已成为汶川的富民增收工程,2011年以来,“农业四千万工程”带动增收占全县农民总增收的80%以上。(二)推进农业园区标准化。坚持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把农业园区当家管,做大特色农业规模聚集点,一片一片开发;做长农业产业延伸点,一条龙一条龙开发;做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