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美术教案:烟花中班美术教案:烟花1活动目标1.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表现烟花的形状。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培养其创造能力。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材料1.各种颜料、吸管、塑料管、油画棒、棉签、废旧毛线、皱纹纸、旧挂历纸、各种彩纸、胶水、剪刀、抹布等。2.燃放烟花的录像片段和燃放烟花的图片。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嘉宾——小兔子,它今天来我们班做客,它给我们带来了神奇的礼物。(播放燃放烟花的录像,让幼儿欣赏。)2.老师问:“什么时候见过烟花?烟花是什么形状、颜色?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一束一束的,在天空散开,扭来扭去,一闪一闪的,像柳树一样倒下来,五颜六色的……)二、欣赏烟花图片,大胆创作1.师:烟花漂亮吗?(有的像孔雀,有的像天上的流星,有的像瀑布…..)2.让幼儿猜猜,怎样把见过的烟花或是自己想象的烟花表现出来。(出示各种材料和工具并讲述其用途)3.出示几幅用不同材料制作出的烟花引导幼儿欣赏并讨论制作的材料和方法。如:用棉签画出的烟花,用皱纹纸粘贴烟花,用废旧毛线粘贴烟花,用油画棒画的.烟花等。4.教师示范吹画烟花作品。(方法:先用吹色管吸上颜料,滴在纸的适当位置,再用塑料管对着颜料的上方往下吹,是颜料尽量向四周均匀散开,然后通过不断调整方向,向不同的方向吹,便吹出了美丽的烟花造型。提醒幼儿同一个烟花向各个方向吹的力度要均衡。)5.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分组进行创作。(1)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或材料作画。(2)教师在活动中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活动延伸:1.利用作品装饰主题墙。2.把材料投放手工区,继续让幼儿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创作漂亮的烟花。教学反思:我认为美术活动,应该多让幼儿动手,可在这次的活动中,由于我导入部分和欣赏图片过长,所以幼儿动手操作时间很短,幼儿的想象力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在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时,教师没有加上适当的引导导致幼儿选择的比较偏,我及时做出了调整,避免了部分材料不够的情况。但从幼儿的作品来看,活动还是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中班美术教案:烟花2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各种线条表现烟花的造型。2、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用刮画的方式作画,掌握刮画的基本方法。3、幼儿感受过年放烟花的热闹氛围。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白纸、刮画纸人手一份2、铅笔若干、油画棒3、烟花ppt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新年快到了,你想怎么庆祝新年呢?(提问2、3个人)二、出示烟花ppt1、教师:看,他们是怎么庆祝新年的呢?(放烟花)2、教师:这些烟花是什么样子的?(边说边做动作:这个烟花用到了直线、弧线、波浪线、螺旋线。)3、教师:你们看,还有这么多不一样的烟花呢!真美呀!三、幼儿第一次尝试1、教师:把你最喜欢的烟花用油画棒画在白纸上。(操作要求:烟花画的要大些,撑满白纸。桌子上的油画棒大家一起使用。)2、展示欣赏:(展示直线的、双层的`烟花,强调烟花不同的线条)我们来看小朋友放的烟花,这张上的烟花是用直线组成的,这张上是……3、总结:我们可以用直线变成像圆一样的烟花;可以用弧线变成像喷泉一样的烟花;可以用波浪线来变成烟花;可以用许许多多的小圆点来变成烟花;还有的烟花是有几层弧线变成的,烟花的造型可真多呀!四、教师示范讲解,交代操作规则。1、教师:天黑了,老师也要来放烟花了。看,老师还带了放烟花的工具呢,你认识它吗?(铅笔)2、教师:这支铅笔可神奇了,快看!用细细的一头来放哦!再画一圈就能变成大大的烟花。再找一块空的地方画其他的烟花。3、教师:画的时候要稍微用点力气,有个小朋友已经放了这么多烟花呢,有大有小,放出了不同的线条,还放满了整片天空呢。五、幼儿再次操作1、教师:让我们也去放烟花把!(操作要求:用铅笔在黑色纸上画出不同线条变成的烟花。拿着铅笔的时候要注意安全。)2、教师: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画出的烟花最漂亮。如果你的天空都放满了烟花,就请你把铅笔放在篮子里,把烟花拿上来贴在这块板上。六、结束活动1、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烟花吧,谁的烟花最漂亮。(从布局、线条上说)(他的烟花放的可多了,而且没有挤到一起。他的烟花都是不一样的,有弧线、螺旋线呢,可真厉害!)2、教师:今天在这张神奇的黑色纸上画的画有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它呀叫做刮画,好玩吗?我们下次再来玩!教学反思: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