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doc

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桐乡故事”桐乡市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2012年6月9日为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认真组织2012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办非遗函〔2012〕129号)、《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文物政函〔2012〕374号)精神,为进一步展示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决定举办2012年“文化遗产日”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系列活动。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与展示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让年轻一代关注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举办此次活动的根本目的,他们的关注与关切,就是文化遗产传承的希望。活动主题:“桐乡故事”——优秀非遗项目进大学活动活动时间2012年6月12日活动地点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活动内容:介绍我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邀请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旨在充分展示我市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广大师生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优秀非遗项目展示(邀请相关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并与学生互动交流):◇桐乡竹刻展示者:桐乡市竹刻艺人(待定)2004年12月,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公布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参考目录,认定浙江竹刻主要流传地区为桐乡、安吉。桐乡竹刻以文为主,是典型的文人竹刻,其艺术倾向特色鲜明。与书画篆刻等艺术门类相同,重学者文人气息而轻匠人习气,作者讲究学识与修养。因此竹刻者以学者型,儒生型为多。形式主要以臂搁为主,技法或留青留白,内容大多为名人书画或名人名句。如今,桐乡竹刻蔚然成风并传承有序,在全国工艺大赛或大展屡屡获奖。◇桐乡书刻展示者:华云其书刻就是把毛笔宣纸创作的平面书法墨迹,再用刻刀在木质材料上雕刻成立体的造型艺术。它可能源发于宋代的刻帖,在明清时期得到发展。目前嘉兴地区唯一专门从事传统刻字的民间艺术家仅桐乡华云其一人。华云其随师傅金芦新遍涉江、浙、沪等地,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刻字基本功,通过不断实践,自创圆底深浅刻法。这刻法能把书法作品中的每一笔的笔墨枯湿、浓淡、飞白等等,在圆刻刀下,恰到好处地用深刻,浅刻、粗刻、细刻、连刻、点刻、浅刮等手法表现出来,从而使各种书体中的风格、风貌、墨韵等等在红木板上真切地反映出来,刀法遒劲,凝练流畅,入木三分。华云其的作品及艺术简介入编《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并多次获奖。浙江博物馆、茅盾故居等都有他的作品。2006年,华云其被评为嘉兴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桐乡核刻展示者:胡银松桃核雕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造型艺术。它是在木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雕艺术。在明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达官贵人争相佩带视为珍宝。因其花工大、效益低,因此其传承异常艰难,我市胡银松核微雕技艺,师承叔祖父银器雕刻师胡记生(1900~1975),经过自己不断实践,雕刻技艺日益精进,2003、2004年参加(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作品展,两次荣获展览铜奖。◇桐乡麦秆画展示者:河山镇沈学章夫妇麦杆画,又称麦草画、麦秸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早在隋朝,麦杆画就是宫廷艺术品。1954年7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信阳发掘秦怀王古墓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麦杆画”作品,虽已历经两千多年,但仍可见其造型逼真,色泽鲜明,不失其古朴典雅本色,令人叹为观止。作为民间工艺,麦杆画结合了现代工艺技术,其作品越来越具艺术欣赏价值,成为观赏、收藏、馈赠的艺术珍品。沈学章创作麦杆画是从1988年开始的,他在保持麦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浮雕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结合民间传统工艺和现代装饰艺术,使麦杆画以纯朴柔和的色彩、清新高雅的格调,给人以返朴归真的艺术感觉,其人物系列作品曾获第四届(2004.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铜奖。浙江卫视、浙江教育等媒体均作过专体报道。◇桐乡剪纸展示者:张继民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轰动世界的“灞桥纸”于1957年在陕西西安市郊的灞桥发现,据鉴定至少是不晚于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的故物。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张纪民是从小比较喜爱剪纸而自学成材的,他从事剪纸制作四十余年,擅长花鸟、人物、鱼虫等剪纸艺术。张纪民的剪纸富有浓厚的地方民间风情的乡土气息,他创作的农业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