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A卷)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代****回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A卷)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A卷)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选择题(45分)1.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C.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主要由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调节,可使机体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答案】D【考点定位】内环境及其稳态【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理解:①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②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2.与下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表示感受器B.图一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图二①中递质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D.图二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答案】C【解析】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d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弧,A正确;图一②表示的是突触,此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借助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图二表示的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此处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考点定位】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名师点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刺激D处,产生的兴奋传到E处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答案】C4.下列因素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毛细淋巴管阻塞B.血浆蛋白含量过少C.肾脏疾病导致蛋白尿D.血浆渗透压升高【答案】D【解析】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A正确;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水,导致组织液量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流向血浆,导致组织液减少,不会导致组织水肿,D错误。【考点定位】组织水肿【名师点睛】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5.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多肽,如图为该激素的生理作用示意图,另有研究表明,过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激素与神经递质不可能作用于同一细胞B.过量饮酒可导致尿量减少C.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毛细血管收缩D.一种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激素【答案】C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C正确;某些细胞可识别多种激素,如垂体细胞,D错误。【考点定位】水盐平衡的调节6.以下不属于激素调节的特点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提供能量【答案】D【考点定位】激素调节的特点7.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A正确;兴奋传递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B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是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C错误;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即图中的①②③,D正确。【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名师点睛】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8.如图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