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手机支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探手机支付.doc

初探手机支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融信息化论坛%&’(’)&(*)+,-./01+%2.(’(’3!""#年!月$"日第!期!“初探手机支付”!中国农业银行深圳蟹中锌萍即?郭红斌一、手机支付概述手机支付是利用5/6技术5&,卡开发的一个使用手机进行消费的功能。它依托银行卡丰富的理财功能,充分发挥手机移动性等特点,为广大持卡人、手机用户提供超值个性化金融服务。目前,在已开办手机支付业务的城市,持有银行卡的中国移动(神州行除外)或中国联通手机用户,通过移动营业厅-+5或指定的银行网点柜台,凭银行卡密码建立(银行卡账户与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简称定制)后,只需在手机上拨打特定的短信代码,就可以使用短信息、语音、7-15等多种方式对自己的银行账户进行操作,实现查询、转账、缴费、消费等功能,并可以得到交易结果通知和账户变化通知。二、手机支付市场前景手机和银行卡都是个性化的体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持卡人在移动中完成支付,不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服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手机支付尽管只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支付方式,但因其有着与信用卡同样的方便性,同时又避免了在交易过程中使用多种信用卡以及商家是否支持这些信用卡结算的麻烦,消费者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整个交易,所以深受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推崇。如笔者所在的深圳,年轻人占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移动电话用户数达#"#万,平均每人持有一部以上的移动电话,加上互联网的普及,推广应用手机支付应该颇具市场潜力和优势。三、手机支付面临的障碍及其解决方案目前手机支付技术方面的问题已得到解决,移““动客户只要在标有银联”字样的-+5机上选择全球通手机定制”按照相关指定步骤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密码,完成手机支付的定制,即可方便地通过手机办理业务。银行卡能做到的事,手机支付都能做到。然而,作为一项全新的业务,其推广应用势必会遇到一些障碍。$3客户对此项服务的安全性存在疑虑。按照手机支付的一般业务流程,用户需向商家提供手机号及个人账户密码,移动公司会发送短消息进行确认,经确认无误后,购物款项便从个人小额账户中扣除。由于账户密码的确认信息是通过无线传输的,人们普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安全担忧。此外,难以避免会有手机丢失情况的发生,一旦丢失手机,与手机号码绑定的银行账户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保护也是一个问题。!3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也是影响手机支付发展的一大因素。从技术而言,国内的移动小额支付手段完全与发达国家同步,但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国人对现金交易的依赖是推广手机支付业务的最大障碍。在国内大部分的个人经济交易依然是使用现金,银行卡虽然推广了十“几年,但还不是交易的主力”。如果通过手机进行大额的款项收付,这不是人人可以接受的,毕竟在许多人看来,只有现金交易才是最可靠的。人们对消费方式的固有认识和习惯一开始就给手机支付带来了一种天然局限性。单83银行收费。目前已开办这项业务的银行,笔交易大约收取!9的手续费,加上手机支付业务服务费,再加上发送短信的费用,用户使用手机支付要比传统支付方式付出更多,但现在并没有很突出的需求来支持这一市场。要克服上述障碍,就必须消除客户的疑虑并引导建立新的消费习惯,同时将银行的信用、商家的营销能力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让商家得到好处,让用户尝到方便,让整个产业链完善起来。这样,手机支付才能深得人心。$3消除客户的疑虑,增强其对这项业务的认知深度。目前的手机小额支付业务系统是通过银联系统与手机短信平台实现通信接口的,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以数据专线进行传输,数据传输是采用国家商密委批准使用的加密机进行加密的,具有!电话追呼%043$",!""#’+3!http://www.fastcall.cn/!金融信息化论坛!""#年!月$"日第!期%&’(’)&(*)+,-./01+%2.(’(’3很高的安全性。出门在外不小心丢了钱包很难找,但手机与银行卡捆绑之后,即便手机被偷,也可以马上通知银行,凭密码取消该项业务。这种双重确认方式,将极大地保障手机支付的安全系数。!3用新的消费习惯替代旧的消费习惯。在我国,人们重视有形资产,尤其是现金资产,其真实可见的特征导致人们所形成的行为惯性由来已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虚拟资本、无形资产、符号经济、衍生工具不断地冲击传统经济和人们的观念,直到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电子货币替代现金成为个人消费者的支付中坚,不再遥不可及。尤其是大中城市,刷卡消费、电话买卖股票、一本通缴费已成为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些大城市的手机应用已经很发达而且发展迅速,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