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混凝和絮凝2.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54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三章 混凝和絮凝2.ppt

第三章混凝和絮凝2.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3混凝剂3.3.2混凝剂种类聚合氯化铝又称碱式或羟基氯化铝,性能优于硫酸铝。其成分取决于羟基与铝的摩尔数之比,通常称之为碱化度(盐基度)B,按下式计算:[Al2(OH)nCl6-n]m聚合度m≤10,羟基摩尔数n=1-5絮凝效果好,适应性好,投量低,弱腐蚀和pH变化聚合铁包括聚合硫酸铁与聚合氯化铁,目前常用的是聚合硫酸铁,它的混凝效果优于三氯化铁,它的腐蚀性远比三氯化铁小。3.3.3复合混凝剂两种以上特性互补混凝剂复合而成铁铝混凝剂、无机/有机3.3.4助凝剂凡是不能在某一特定的水处理工艺中单独用作混凝剂但可以与混凝剂配合使用而提高或改善混凝效果的化学药剂可称为助凝剂。助凝剂可以参加混凝,也可不参加混凝。按投加目的可分为几类:1)以吸附架桥改善已形成的絮体结构:如骨胶、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PAM)及其水解产物,酰胺基之间氢键削弱架桥,故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羧基阴离子PAM,水解度30-40%2)以调节原水酸碱度来促进混凝剂水解:调整水的pH,如石灰(助凝)、硫酸等3)以破坏水中有机污染物对胶体颗粒的稳定作用来改善混凝效果:如投加高锰酸盐、臭氧、二氧化氯、氯气等4)以改变混凝剂化学形态促进混凝效果:主要指硫酸亚铁作为混凝剂时,投加Cl2促使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3.4混凝动力学布朗运动引起的颗粒碰撞聚集称为异向絮凝:设颗粒浓度n,布朗运动后减小的速率可为二级反应颗粒直径d,kp速度常数,DB扩散系数,t时间αp:颗粒碰撞后产生聚集的分数T为温度,υ为水的运动粘度,ρ为水的密度;代入积分得到水温颗粒数量浓度例子:20℃。n0=10万个/L,t0.5=23d弱,大于1微米消失层流条件下颗粒碰撞示意图层流理论颗粒的碰撞速率G速度梯度=dU/dz(根据甘布—斯泰因)采用机械搅拌:p由机械搅拌器提供μ水动力黏度水力絮凝池:G:速度梯度;p:单位体积水所耗功率h水头损失T停留时间层流理论颗粒的碰撞速率隔离体受瞬间剪力而扭转:角速度扭矩消耗的功率牛顿定律同向紊流理论同向紊流理论-说明可用G判断混合和絮凝的程度:混合(凝聚)过程:在混合阶段,对水流进行剧烈搅拌的目的主要是使药剂快速均匀分散以利于混凝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平均G=700~1000s-1,时间10~30s,一般<2min。此阶段,杂质颗粒微小,同时存在颗粒间异向絮凝。絮凝过程:在絮凝阶段,主要靠机械或水力搅拌促使颗粒碰撞凝聚,故以同向絮凝为主。同向絮凝效果不仅与G有关,还与时间有关。在絮凝阶段,通常以G值和GT值作为控制指标。平均G=20-70s-1,GT=1~104-105随着絮凝的进行,G值应逐渐减小。实际设计,采用V和T,反过来校核GT或者平均G最近采用:GCT(建议值100),C:颗粒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