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中考题选编.doc
上传人:一吃****仪凡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爱莲说》-中考题选编.doc

《爱莲说》-中考题选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1、【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二)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3、解释下面加点得词。(2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陶后鲜有闻()14、翻译下面得句子。(3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5、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与“牡丹”?(3分)【答案】13、答案示例:①却②少每空1分,共2分。14、答案示例:(它得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意思对即可,共3分。15、答案示例:运用衬托得写法,突出了莲得高尚情操。共3分。18、【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0.下列语句中加点得词解释有误得一项就是()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11.下列各组中加点得词意义与用法相同得一组就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涟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12.对《爱莲说》内容与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得一项就是()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得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得恶浊世风得鄙弃。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得气度,莲得风节,描写了莲花得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得肯定与追求。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得高尚品质。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得手法,将牡丹得富贵与莲花得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得牡丹得赞美之情。13.将选文中划线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分)。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答案】10、D11、C12、D13、(1)(2分)只能站在远处欣赏,不能以轻浮得态度走近去抚摸。(2)(2分)对于莲花得喜爱,像我一样得还有什么人呢?7、【2013年·重庆B卷】(二)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5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得词语。(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得思想感情?(3分)12、《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分)【答案】(二)(15分)9、(4分)(1)沾染(污秽)(2)美丽而不端庄(3)耸立得样子(“高高得样子”亦可)(4)认为(每小题1分)10、(4分)(1)水中陆地上得草本木本得花,可爱得很多。(2)(莲就是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每小题2分)11、(3分)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得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得鄙视(批判,嘲讽)。(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12、(4分)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得品格(操守)(2分);有正确得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2分)(山东聊城)(2012年)阅读下面得文字,完成510题。(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解释下面加点得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