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观赏鱼的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观赏鱼的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pdf

浅谈观赏鱼的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调查·丽水农业科技2005年第3期浅谈观赏鱼的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严芳朱锡龙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23000中国是一个渔业养殖生产大国。自改革开放以国、新加坡等较为发达,而我国则以香港、广东等地发来,我国渔业生产以年均超10%的速度增长,连续十展较好。目前国内以广州、北京、天津和上海地区的热四年位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带观赏鱼发展最快,而浙江省则属起步阶段,品种较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为单一,中高档品种较少,多数以转手销售为主。家庭、社交等场所以饲养观赏鱼作为一种休闲文化越2观赏鱼养殖的存在的问题来越普遍,休闲、观赏渔业也就成为发展我国渔业的2.1观赏鱼的特色问题我国观赏鱼市场虽然很新领域。世界的鱼类有5万种左右,其中具有观赏价活跃,但没有自己的特色,很难成规模,市场竞争力不值的达数千种,已被普遍利用的则在500种左右。观强。观赏鱼一定要有观赏价值,要有特点和特色,应该赏鱼绝大部分是淡水种类,海水观赏鱼只占观赏鱼总开发出具有本国、本地区特色水生动物。数的10%—%,加上饲养海水观赏鱼难度大,所以市2.2观赏鱼的育种、管理技术问题我国观赏鱼年场上常见的观赏鱼,几乎都是淡水品种。其中金鱼是出口量不到全世界的1/10,这与档次低,体形、色泽人们观赏鱼就会联想到,该鱼产于我国,而且已有悠没有特色有关。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育种、先进久的饲养历史,1596年,张谦德已著有《朱砂鱼谱》阐的饲料配方、有效的药物防病和水质管理技术。述金鱼。至清朝中后期,我国家养金鱼观赏达到历史2.3行业组织问题目前我国观赏鱼生产领域最上的鼎盛时期。欧洲大约于18世纪才掀起饲养观赏大的问题就是生产者缺乏协调和保护。一是协调生产鱼的热潮。如今,饲养观赏鱼已成为全球性一种文化者之间的生产品种和配额;二是协调对外供给和价休闲的时尚。格;三是提供广泛的配套服务。1我国观赏鱼的现状3我国观赏鱼市场前景及采取措施观赏鱼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金鱼、锦鲤、热带3.1改变人民观点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鱼、淡水生物、海洋生物。而周前在淡水中养殖的主要提高,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观赏鱼的养殖也是前三大类。目前国内养殖金鱼较为发达的地区主要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但就笔者调查来看,我国的一般是上海、杭州、广州、北京、天津、扬州、徐州、福州等,老百姓目前还只是养一些比较容易养且价格比较便上海有上千家,广州和福州均有数千家,而杭州以余宜的金鱼等品种,像一些热带观赏鱼类仍然不敢冒然杭区和萧山区为主,余杭区仓前已养面积超过300饲养。亩,年产观赏金鱼1000多万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3.2加强新品种的开发积极引进具有推广前景益,已成为省内乃至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观赏鱼养殖-的名贵观赏鱼如优质锦鲤、龙鱼、热带观赏鱼与海水基地。我国目前锦鲤养殖较为发达的是广东,其次上观赏鱼,另外还要开发出我国现有的名优品种,着重海、福建、江苏、四川、北京、天津等地区均有锦鲤的规提纯复壮那些性能稳定、市场行情好的品种,并运用模化养殖,成为出口和国内市场的生产基地。浙江的生物学、遗传基因学等手段,开发出优良新品种,增加杭州、温州、宁波等也在兴起养殖,但起步较晚,并缺观赏鱼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上的竞争力。少精品。世界上热带鱼的养殖以印尼、马来西亚、泰3.3规范市场目前我国观赏鱼市场较混乱,各企l2丽水农业科技2005年第3期·调查与分析·浅谈景宁县旱粮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4.13万t(马铃薯3.05万t),比上年3.38万t(马铃薯物结构和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旱粮生产又被2.44万t)增0.75万t,增长22.1%。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畲乡,发2旱粮生产的主要特点展旱粮生产既是稳定粮食总量,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2.1选用优质高产良种途径,也是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省农作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先后从l旱粮生产的基本概况省内、外引进了30多个“名、特、优”新品种,积极开展我县地处浙南山区,有山地面积244万亩,其中品比试验、筛选出了一批适应我县种植的优质高产良耕地10.27万亩,幼龄“四园”5.4万亩。境内年降雨种。目前马铃薯一“东农303”、“鲁引1号”、“中薯5量丰富,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十分有利于发展旱号”等,春大豆一“引豆4号’、“台292”、“萧农越秀”粮生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旱粮生产由于没有引起等,甘薯一“浙薯13”、“迷你甘薯”等,蚕豌豆一“中豌足够的重视,投入少,效益低,发展相当缓慢。自上世4号”、“中豌6号”等已在我县大面积推广,加快了旱纪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