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要性分析论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要性分析论文摘要:防火防灾工作,在现代建筑项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是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基本情况入手,针对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重点介绍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防排烟和安全疏散中的重要性,为全面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提供良好借鉴。提升建筑物的总体消防水平。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日常消防;监督检查;重要性;方式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和进步,促使建筑工程项目逐渐朝着复杂化、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相应的,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也在提升。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增加了建筑火灾的防患难度,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更好的控制火灾险情,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基本情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编写,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修订的过程中,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深刻吸取了近年来的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教训,针对国内外建筑防火设计实践经验和具体的消防科技成果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并积极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征求多方意见,最终经审查定稿。相较于以前的防火规范,高低规合二为一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有所提升,在消防设计方面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表现出更加完善的特点。这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消防安全,推进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基础。2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情况针对建筑物开展全面有效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需要充分做好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之中充分考虑到了各方面化学品的危险情况,开展相应的等级划分工作,明确各项建筑物的的危险情况,全面评定数千种带有危险性的化学品。需要注意的是,在细致判断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时,可以充分对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全面的消防检查工作过程中,使得工程项目能够良好的符合国家制定的具体规范[1]。在具体划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种类的过程中,《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民用和工业建筑有不同的划分标准。针对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评判,按照级别开展区分和管理工作,需要判断这类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将会产生的损害表现情况是否较大,发生火灾的程度是否较为容易,以及火灾形势扩大的能力是否较大[2]。民用建筑按公建和住宅分为两类。住宅以建筑高度27米,54米为界,划分为单、多层的住宅,和一类、二类高层住宅。公建从高度、单层面积、使用属性、重要性等多方面考虑,划分单、多层的公建,和一类、二类高层公建。而对于生产厂房来说,按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可分成甲类到戊类五种类别,等级越高就意味着越容易发生火灾,火灾发生产生的损失越大;等级越低,比如戊类,是指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意味着最为安全可靠的级别。在划分级别的过程中,主要是从闪点和爆炸下限这两个物理化学性质数值情况出发,针对生产厂房中使用、生产、经营的产品中的化学品危险性进行判断。如果液体自身的闪点低于了28摄氏度,爆炸下限低于了10%,这样在采用这类化学品的过程中,将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同时对于一些常温环境中使用化学性质,如果其存在着遇水爆炸的情况,这类建筑物就属于火灾风险等级较高的甲类。如果处在常温环境中的一些非燃烧物质不会产生或者扩大火灾,这类建筑物就属于火灾风险等级较低的戊级[3]。具体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1.1来判断。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防排烟和安全疏散中的重要性3.1防排烟设计。通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积极开展建筑物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将能够及时发现建筑物中潜在着的一些火灾安全风险,从而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和处理,这样将能够有效发现火灾隐患,充分有效的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之中,其针对建筑物的安全疏散和防排烟工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根据此规范,建筑物内的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通道等都要严格设置防排烟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着火时生命通道的安全。该措施既包括通过开启外窗等的自然排烟措施,也包括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措施。比如楼梯间的前室满足自然排烟,这样就可以允许楼梯间不设置机械防烟措施。但是,防排烟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自身的高度,对于公共建筑、工业建筑,50米是一个重要限度,住宅建筑是100米。一般情况下,如果建筑我自身的楼层高度较高,相应的室外的风所形成的风压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物内外的空气流动出现一定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排烟措施就无法满足事前预想的效果,对此,需要积极开展楼道防排烟设计工作。在全面检查建筑物排烟能力的时候,重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