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农村建设繁荣了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县老年学研究组邓安富【摘要】党的“三农”政策使农民物质生活不再受困,农村老人不缺吃,不愁穿,缺的就是娱乐和休闲,他们需要精神文化、体育文化、戏曲文化、书画文化、健康文化,追求和享受上述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传播了先进文化,繁荣了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了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当代农村老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助推了农村小康社会的快速实现。【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老人文化生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明媚春光里,优惠的“三农”政策使农民物质生活不再受困,取而代之,农村老年人需要精神文化,追求和享受精神文化,新农村建设顺应了历史潮流,传播和繁荣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讲:“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短短两句话,鲜明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县总人口163万,60岁以上人口24万,占14.7%,农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50多万人,每年汇回劳务收入20多亿元,老年人不缺吃,不愁穿,缺的就是娱乐和休闲,他们渴望精神、体育、戏曲、书画、工艺、健康诸多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科学、文明、进步的先进文化传进山乡,充实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分享了文化大餐,延缓了心理的衰老。一、农村老年人渴望精神文化生活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农村老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挣温饱生活,精神文化与之无缘,一年半载看上一次巡回电影,就象打了一顿“文化牙祭”;偶遇外省民间曲艺、杂耍团队来到,便争向去观看竹筷顶碗顶盘,鼻、额顶伞顶竿,掌击砖块,口吞铁钉铁球铁剑,一边喝彩一边惊出一身冷汗,也算是享受了文化生活,但身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少数老年人“享受”过后却要住院,住院带来返贫。那时候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很单调,斗斗“地主”,打打川牌,吹竹叶、麦杆口哨,继而转攻筑“长城”,个别老人麻将一伏猝死、脑血管破裂命丧黄泉,不健康的文化活动极不利于老年人颐养天年。许多老年人嗜好酒文化、烟文化,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据开县老龄办2009年5、6月组织对17个机关单位、敬老院、中小学、村和社区145个老年人的问卷调查,长期抽烟的44人,每天喝白酒的50人,分别占30.34%和34.48%;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112人,占77.24%,其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31人,占患病人数的27.68%。可见,没有健康文化教育的老年人,自然就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加快,大批青壮年农民工流向城市务工,加之老人与子女、孙辈在饮食、爱好、生活习惯、价值消费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老年人选择独立分居生活,造成农村“三无”老人、空巢老人增多,许多老人还肩负着照料“留守儿童”的重担,日常生活枯燥乏味,期望能够享受新鲜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新农村建设繁荣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神州大地,给农村带来一片盎然生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先进的精神文化传进了千家万户。首先,开县村村建修了党支部、村委会办公楼,为老年人开辟了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活动室、体育健身活动场地,使农村老人有了学习增知的去处,有了愉悦身心的温馨家园。铁桥镇亿世村走村企联姻之路,由钱江食品有限公司出资修建了门球场、旱冰场,老人打门球,青少年溜冰,好一派新农村老少结合的亮丽景观。第二,该县61个社区,有25个社区建立了“老人日间照料所”,照料所设多功能会议室、图书阅览室、棋牌活动室、健身室、温情小饭厅、小卖部,室外有老人打年宵、腰鼓、跳坝坝舞小广场,使社区老人有了一个温馨的家。照料所平常帮助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免费上门打扫清洁卫生,换洗衣服,洗头修剪指甲,代办身份证件、村居民户口,办理《敬老优待证》、城市公交车免费乘车卡,消除了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和五保老人生活上的孤独和寂寞。郭家镇花园桥社区2010年6月10日成立“老人日间照料所”以来,平均每天来学习(包括听健康知识讲座)、唱红歌、健身、娱乐的老年人在200人以上,每晚跳坝坝舞的中老年人在300人以上。第三,乡镇文化站活跃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凭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开县40个乡镇街道在县、乡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部选址修建了崭新的文化站,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门球场、地掷球场、柔力球场、羽毛球场,安装了健身器材、音响、照明,参加科技学习、体育活动的老人越来越多。第四,老年大学充实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展示了风采。县老年大学1991年6月成立以来,已开学39期,培训老年学员4500多人,现开设老年大学艺术团、舞蹈班、音乐班、诗书画班、器乐班、柔力球班、太极拳(剑)班、交谊舞班,有学员600多人,许多老年人学有所得,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