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十一五渔业总结报总站.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阜新市十一五渔业总结报总站.doc

阜新市十一五渔业总结报总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阜新市“十一五”及2010年渔业发展工作总结按照省总站《关于报送“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我市及时对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当前全市实施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总,并对“十二五”及明年工作进行了安排,现根据通知要求,形成总结报告如下:一、“十一五”期间阜新市渔业发展状况(一)、渔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09年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8000吨,较2005年增加97.4%,年递增约24.3%,预计2010底可实现950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实现10454万元,较05年增加230%,年递增57%,预计2010年底可实现11900万元。渔业产值实现7804万元,较2005年增加251%,年递增约63%,预计2010年底可实现9400万元。渔业经济增加值4610万元,较2005年增加167%,年递增42%,预计2010年底可实现5455万元。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二)、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1、精品渔业“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在渔业发展保增长的同时,不断加大养殖结构的调整,加大名优新品种的养殖力度,努力打造精品渔业。“十一五”期间已引进的新品种有黄颡鱼、大银鱼、丁桂、翘嘴红白、斑点叉尾鮰、黄金鲫、河蟹等七个新品种。养殖面积已达25000亩。特别是阜蒙县佛寺水库、碱锅水库的大银鱼移植放流已形成稳定的产量和效益。阜蒙县八宝海水库、彰武县巨龙湖水库开展网箱养鱼和黄颡鱼、丁桂、鱘鱼等水库多品种放养,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养殖模式,精品鱼产量稳中有升。2、特色养殖我市的特色养殖发展较慢,工厂化设施养殖规模较少,淡水鱼出口主要是佛寺水库和碱锅水库的大银鱼出口过日本和韩国,大约出口50吨左右。河蟹养殖主要是进行水库养殖,在阜蒙县碱锅水库和彰武县柳河流域的泡沼、水库均有放养,产量份额不大。3、渔业资源修复以往我市的渔业资源,特别是泡沼、河沟的渔业资源,由于多年干旱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资源枯竭日趋严重。从2008年省厅在内陆城市实施增殖放流工作以来,我市的渔业资源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到2009年两年省厅共向我市各大水体投放各种鱼苗1亿个单位。此外,为了恢复我市柳河水系中华鳖资源,2010年阜新市政府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拿出20万元用于中华鳖的资源恢复工作,引进中华鳖仔鳖5万只,投放在柳河水系的大清沟水库,现生长良好。近年来,在省厅和市政府对我市渔业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部分水体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补充,渔业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修复,有利地推动了我市渔业的发展速度。4、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我市对渔业科研体系建设非常重视,有较完善的科研、推广体系,拥有市水产科研所,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部分乡镇水产站,共同承担着全市的水产科研推广工作。“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大的成果,阜新市水产科研所不断加强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联合十五年,先后开发选育鲤鲫鱼四个新品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高寒鲤鱼新品系和松浦银鲫新品系已推广到丹东、盘锦、锦州等省内城市。鼓励科研成果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养殖模式创新、养殖技术创新和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全市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传授无病害养殖技术,宣扬以防病为主,减少鱼病的发生,禁止毒害投入品使用的健康养殖理念。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还把新品种引进做为工作的重点,“十一五”规划以来,已引进黄颡鱼、大银鱼、丁桂、翘嘴红白、斑点叉尾鮰、黄金鲫、河蟹等七个新品种,在全市进行推广,现已取得较大的产量和效益。5、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推进健康渔业工程建设,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全面实施渔业加快发展三年规划,先后建设了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一家(彰武县大清沟水库养殖场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33个,形成在我市渔业区域分布均匀的健康渔业生产示范基地,将更好的发挥健康渔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我市渔业在健康的轨迹上发展。6、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不断加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水产的安全事故在国内也时有发生,国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十一五期间,我市也把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每年都开展以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专项整治活动,并相应的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设置了水产品安全专项整治的举报电话,制定各种行动方案,采取企业自查、市级督查、联合检查等多方式的开展工作,水产品监管工作已经形成了常态。与此同时,我们大力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市共认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12家,无公害水产品10个。这些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全市水产企业质量安全中起到了样板作用。(三)、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