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朝阳人才党委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工作要求,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和新发展的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及中组部、市委组织部有关发展党员工作的规定,特制定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一、初步培养、教育、考察阶段1、递交入党申请书:要求入党的同志自愿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2、与申请人谈话:党支部接到申请人的申请后,应派人与申请人进行谈话(一般在十五天内),开展教育与鼓励。二、重点培养、教育、考察阶段3、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各党小组讨论推荐重点培养对象(35岁以下青年须经共青团组织推荐),上报党支部。支部委员会根据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申请人的条件,讨论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并报人才党委备案。4、确定培养联系人:对重点培养对象,支部要专门指派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不宜同时担任两个以上同志的培养联系人。5、培养教育和考察:党支部要定期组织重点培养对象参加党的活动;每季度填写《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附:思想汇报)。6、确定发展计划:党小组讨论提出计划发展意见报党支部,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后,召开支委会,确定年度发展计划(研究确定的发展对象一般应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并及时上报党委。7、审定发展计划:发展计划经党委审定后报区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按发展党员目标规划要求审查后下发批复意见。8、组织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发展对象进行入党前教育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未经培训的,原则上不能发展入党。9、对计划发展对象进行政审: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等。政治审查结束后,党支部要根据政审的情况,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10、发展前公示:将发展对象的自然概况及现实表现,在本单位以张榜公告的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7—10天。11、审核考察材料:党支部在召开支部大会前,要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材料报党委初步审核,再由党委将已初审的材料报区委组织部进行复审,合乎要求的,组织部下发《入党志愿书》和《预备党员考察表》。报审材料主要是:(1)发展对象的综合材料;(2)《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3)支委会意见(35岁以下青年应有团组织“推优”意见);(4)党内外群众意见;(5)政治审查材料;(6)公示情况;(7)入党申请;(8)思想汇报;(9)参加培训情况。三、履行入党手续阶段12、确定入党介绍人:经上级党组织审核同意后,支部确定两名正式党员作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介绍人可以由党支部提出,也可由申请人约请,一般由培养联系人作介绍人。13、填写《入党志愿书》:在入党介绍人的指导下,申请人按要求实事求是填写《入党志愿书》,不得隐瞒和伪造。14、支部大会审议表决:支部大会要逐个讨论接收申请人入党,主要程序是:(1)主持人宣布议程,报告出席会议党员人数和会议是否有效;(2)申请入党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想组织说明的其他问题;(3)党小组和介绍人介绍申请入党人情况,发表意见;(4)支委会报告对申请人的考察和政审情况;(5)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6)申请入党人对各方面意见进行表态;(7)党员表决(投票表决);(8)支委会综合支部大会意见和表决情况,作出决议。支部大会决议内容:(1)到会党员情况;(2)根据《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扼要说明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3)支部大会的意见和表决情况;(4)通过决议的情况和日期。15、上报审批:党支部将《入党志愿书》连同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材料一并报朝阳人才党委审批。16、审批前审查和谈话:(1)朝阳人才党委对《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2)采取座谈或个别谈心的方式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3)朝阳人才党委(2人以上)同申请人进行谈话,作进一步考察了解。17、党委审批:党委审批必须坚持集体讨论,要对发展对象逐个进行审议和表决并作出审批决定。党委审批意见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期,并通知报批支部。18、宣布批复:党支部接到上级党委审批通知后,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同时将新党员编入党小组。19、组织新党员宣誓:入党宣誓仪式的时间,必须按党章规定在预备期内进行,不得放在转正后进行。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一般由党委或党支部组织进行。入党宣誓仪式的程序:(1)党组织负责人致词,宣布宣誓人的姓名及入党时间;(2)新党员跟着领誓人进行宣誓;(3)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4)党员代表发言;(5)党组织负责人总结发言。四、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和转正阶段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