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测评.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实验测评.doc

科学实验测评.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做好2011届初中毕业生科学实验测评工作的通知各镇(街道)教办、城区教办、初级中学、社会力量办学校:为了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精神,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慈溪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举行2011届初中毕业生科学实验测评工作。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测评时间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二、测评对象2011届全体初三学生。三、测评内容与确定办法1、测评内容:由市中招办在本届初三学生使用的《科学》教材中选取,确定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在本通知中公布每个实验操作和测评要点。2、确定办法:测评前两天由中招办公布3个测评的实验,测评时再由学生个人抽取其中1个实验。四、测评组织1、测评工作由市中招办领导和管理,教研室负责实施,组织力量编制测评试题、测评要点和要求、评分标准等;组织监考教师的培训。2、每校设一个考点,各考点建立测评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考),具体负责本考点的测评组织和实施工作。3、考生在自己所在学校参加测评。测评分批进行,每批每个实验开设8—24组,每批人数为24--72人。实验开始前15分钟学生抽取一个实验题目,每个实验的测评时间为20分钟。4、测评统一安排在一天内完成,由市中招办派巡视员对各考点的测评进行巡视督查。五、测评结果的评定1、每个实验总分为20分,评分细则另定。其中17—20分的评定为A等,10—16分的评定为P等,0—9分的评定为E等。2、测评时,每两名教师监测8名学生,扣分分值由两名监测教师共同商定,并在学生的测评检核表上注明扣分点,当场在测评检核表上记录评定分值并签名。六、其他事项1、3月3日上午8:00在教研室召开各校教导主任会议,随带“考点工作安排表”和“学生名册”。2、各校按样张自行制作准考证,并于3月3日前来教研室盖章。3、各教办业务干部3月10、11日两天要共同参与测评工作。附件:1、实验测评要求与要点。2、考点工作安排报表样张。3、准考证样张。4、学生名册样张和填写要求。5、学校代码。慈溪市教育局中招办2011年2月22日1、2011年初中毕业生实验操作测评要点和要求1.测定物质的密度考查要点考查要求调节天平平衡1、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砝码放在天平的右侧。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处。2、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指针在刻度盘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的偏角大致相等,表示横梁平衡。(完成此项操作,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待评分后再继续实验)测量石块的密度3、把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先估计石块的质量,再用镊子在右盘内加减砝码。并能利用游码在标尺上的移动,直到天平平衡。4、读取和记录石块质量正确。(读数时举手)5、称好后,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并使游码复位到标尺上“0”刻度线处。6、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能选择合适的量筒,把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使量筒里的水面达到量筒的某一刻度线)(举手)7、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记录此时水的体积,结果正确。8、用细线将石块系住,小心地把石块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读取和记录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正确。9、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和小石块的密度,计算结果正确。10、整理复原器材,习惯良好。2.探究凸透镜成像考查要点考查要求组装实验装置1.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某一刻度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2.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举手)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3.点燃蜡烛,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大于两倍焦距的距离处,物距记录正确。4.在光具上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举手)5.观察像的正倒、大小、虚实等特点并作记录。6.在光具座上读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结果,并把它们跟焦距、二倍焦距进行比较,结果正确。7.移动蜡烛,减小物距,使蜡烛位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蜡烛放置的位置正确。物距记录正确。(举手)8.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9.测出像距,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像的特点和像距记录正确,实验结果正确。实验习惯10.整理实验器材,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回原处。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考查要点考查要求装置、调节杠杆1、装置杠杆正确,杠杆能灵活转动。2、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举手)。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3、在杠杆两边挂好钩码,左边作动力,右边作阻力。4、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举手)。5、读数并记录正确。6、按表格中设定的数据(共2次),改变动力或阻力的大小,同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举手)。7、第2次实验的读数和记录正确。8、第3次实验的读数和记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