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Wi****m7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月光曲》教学设计精编.docx

《月光曲》教学设计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月光曲》教学设计《月光曲》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光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月光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月光曲》的传说,并能简要地复述。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幽静、清幽、恬静”等词语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并能背诵。4、能运用“幽静、陶醉”写一段内容具体的话。教学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语文课应设计适合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板块,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从而提高语文整体素养。设计特色:在复述、诵读、运用等板块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达到理解课文、感悟语言、运用内化语言的目标。教学流程:一、自学课文。1、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自学生字。2、练习朗读课文,读后练习说说《月光曲》的传说。3、查阅有关课外书,了解贝多芬及其《月光曲》,并做好资料卡。题目______________类别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刊物_____________期号_____________页码_________二、简要复述。1、教师与学生一起听《月光曲》,而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对贝多芬及《月光曲》的了解。2、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自己认读。莱茵河皮鞋匠入场券陌生盲姑娘恬静3、引导学生简要复述《月光曲》的传说,可以用上下列词语:幽静茅屋断断续续对话激动清幽陶醉记录每个学生复述后,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是否完整;是否简要;是否能恰当地运用上述词语。三、朗读感悟。1、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着的.情感。(1)“断断续续”:假如你是贝多芬,会从“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中听出些什么?(2)“随便说说”:假如你是贝多芬,你会觉得姑娘是在“随便说说”吗?(3)“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假如你是贝多芬,面对盲姑娘,心里会想些什么?2、结合学生的自读体会,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清幽”的意思,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将“清幽”与“幽静”作比较,体会两个词语的异同。四、诵读想象。1、认真读课文,找出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2、教师出示课文第9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朗读,并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体会《月光曲》的曲调变化。3、教师出示“轻柔舒缓、高昂激荡、刚健明快”三个词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排序,并结合课文的描述说说理由。4、教师组织学生欣赏《月光曲》,引导学生印证自己的理解。5、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6、有感情地背诵第9自然段,鼓励学生配上乐曲背诵。五、迁移运用。1、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将《月光曲》的曲调生动、形象地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2、不同的人听了同样的乐曲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请学生听《百鸟朝凤》的乐曲,然后将自己联想到的情景写成一段话,用上“幽静、陶醉”等课文中的词语。3、组织学生交流评点,学生可以自己修改练习。六、课外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第9自然段。2、联系上下体会“恬静”的意思。3、积累词语。入场券陌生盲姑娘恬静钢琴纯熟清幽照耀陶醉苏醒微波粼粼波涛汹涌4、选做题:围绕音乐、音乐家,作一个专题研究,题目自拟,将收集到的资料汇编成书。板书参考:月光曲贝多芬断断续续听到琴声一分触动随便说说看到兄妹十分感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遇到知音万分激动即兴弹奏记录成曲有感于知音寄情于月光月亮升起------微波粼粼轻柔舒缓月亮升高------微云缕缕刚健明快月亮照耀------波涛汹涌高昂激荡教学后记: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课文中描述的皮鞋匠和他妹妹所产生的联想——月光下的大海,是作者的一种独特的体验。是否所有的学生也会产生同样的感受和联想呢?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体验,就会在无意中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和个性化的体验,语文学习就会走向统一、陷入僵化。有教师提议:是否可以先让学生听《月光曲》,根据自己对曲子的理解、想象,将自己所联想到的景象描述下来;而后在读课文中的描述,以此印证自己想象的合理性,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我以为,这样的设计可以一试,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诚然,听音乐写作文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否则,学生一时难以解读乐曲,也就难以产生美妙的、合理的联想,自然也就写不好。二、注重学生的概括性复述。尽管课前学生的自学时间比较充分,课文也读得比较熟练。然而,课文预习中要求简要复述传说一项练习,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地准备。课堂上,一连有三个学生复述,但都语句不连贯,注意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