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过渡年级的语文教学小学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搞好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但据反映,三年级难教,学生一到三年级,语文成绩就下降。对此,学生不高兴,家长不满意,学校领导抱怨,任课教师苦闷。在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情况下,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靠任课教师恰到好处地掌握教学大纲的精神,钻研教材,改进教法。从三年级这个年级的特殊性来看,又赖于抓住教材和年龄这两方面的“过渡性”。打蛇要打在七寸处,磨刀要磨在刀刃上。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着力点要放在能力培养上,这就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现行六年制统编教材,将阅读训练大致分成两个阶段:其一,一至三年级的基本功训练阶段,要完成识字、朗读、表达(说话和写话)、词、句、段等项;其二,四至六年级,主要为篇章结构训练阶段。从阅读教学方面看来,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抓好朗读和默读,词和句的训练;三年级在进行以上训练的同时,还要突出“段”的训练,过好句段关,并抓好从朗读到默读的过渡。明确了段的训练这个主要点之后,教学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各项:第一,要从词句训练入手。三年级的语文教学虽还有大量的识字任务,但这已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重点应摆到阅读教学这方面来,并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这样,就应从词句教学入手,重视对词汇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读懂一句话。对句子要多读几遍,让学生理解字面的意思及从弄清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再理解深一层的含义。第二,引导学生读懂句群,弄清一句话一句话是怎样连接成段的。一段话或句群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组织起来的。因此,读一段话,首先要弄清这一段的中心,然后才能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第三,进行初步的分段训练,教给概括段意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概括段意。三年级学习分段,先是概括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再引导学生理解意义段,进行分段训练。万事开头难,这第一分段,得给学生留下准确而鲜明的印象。三年级学生,一般应掌握选用课文原句概括段意这两种方法。第四,理解段与段的联系,知道文章是怎样由一段话、一段话连接起来的。为使学生理解文章是怎样由段到篇、弄清段与段的联系,除象理解段一样,从“中心”、“顺序”、“结构关系”等几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外,有的课文,需要从内容上或从语言形式的联系纽带上(如从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语等)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过渡年级的作文教学,总的来说是抓好观察画面向观察生活的过渡,抓好段落训练向篇章训练的过渡。为了完成这些方面的过渡,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各点:第一,要抓住整个三年级的要求和各阶段的重点。根据《大纲》精神,整个三年级也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属于片段训练的性质,是作文训练的起步阶段。具体一点说,三上前半段从词句训练过渡到段的训练;后半段以自然段训练为重点,一般不搞命题作文,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即使命题,学生能写二、三段有重点、有顺序、言之有物的话就行。三下前半段突出结构的训练,写几个段,后半段向篇的训练过渡。第二,坚持长说到写。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应遵循的顺序。因为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说是写的基础和先导,是从内部语言转化到外部语言、表意传情的桥梁。三年级的作文训练,除重视各种形式的口语训练,如回答问题,复述、背诵课文等。此外,还需要重视是说写结合,把说的话尽可能让学生写下来,所有的书面既先说后写,也可先写后说,如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第三,读写结合,片段训练。不仅说是写的基础,读也是写的重要基础。学生通过读,把词汇、句式、知识吸收进入大脑皮层,储存起来,成为内在的宝藏。这样,在表达时,就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里有一句话: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吸收与表达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要密切结合起来。为保证阅读和作文基础功训练的完成,教师还必须研究三年级学生的“过渡性”的年龄特征。小学三年级各种心理机能均在向前发展,处在转折的关键年龄。从智力发展来看,智力结构开始完善,学生活动能力强了,知识丰富了。经验积累多了,理解力、概括能力发展了。注意已能同时分配到听讲、抄写和思考上,其灵活性和转移的能力越来越显著。随着学习目的的明确,学习兴趣的发展,有意识在记忆中的主导作用也日益显著。这样,如果采取一、二年级时的“保姆式的教法,就会影响学生智力发展,压抑学习积进行极性。从儿童情感、意志发展来看。三年级也是关键的转折时期。到了三年级,学生的情感已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破涕为笑、易变性到初步的稳定性,各种意志品质,如自制力、批判性,行动的目的性、独立性,有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