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虚词用法专题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山梅****ai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0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个虚词用法专题培训课件.ppt

18个虚词用法专题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归纳”而”字的用法3.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或不译。①墙往往而是。②文武并用,垂拱而治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朝而往,暮而归5.表承接关系,相当于“接着”、“就”或不译。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③觉而起,起而归。④去今之墓而葬焉。何③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3.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④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哪里”“什么”.1.豫州今欲何至?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3.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⑤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什么””哪”;1.何人能忘情耶?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⑥动词,通”呵”,责问。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⑦何如,固定结构,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怎么样”。奈何(为什么)、若何(怎么办)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⑧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⑨何乃1.怎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2.何况。《史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3.何故,为什么。《汉纪·高后纪》:“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字的用法(一)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呀”。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2.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么”“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生于吾乎?(《师说》)4.表揣测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吗”。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为圣,愚人之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④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6、用于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同上)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二)作介词1、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到”。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表示比较,可译为“比”。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乎”:在;后“乎”:比。)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沂水春风》)4、表示对象,可译为“向、对”或不译。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归纳”乃”字的用法(二)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家祭无忘告乃翁(三)表判断,译为“是、就是”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四)有时与其他词连用,如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无乃尔是过与?归纳“其”的用法3.活用为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你”。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三)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四)作助词,1.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2.放在疑问代词的前后,起强调作用曷其有极“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且3.让步关系,(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尚且,还,即使。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即使)4.并列关系: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②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5、表承接:那么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6、表转折: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且为之奈何③若属皆且为所虏④彼且奚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