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和2009年相比,201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保持了稳定,没有变化。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新课程高考的省份逐年增加,先期进入新课程高考的省市的高考试卷也逐步步入稳定期。2007年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2008年增加了江苏,2009年天津、安徽、福建、浙江、辽宁加入新课程高考,2010年则又有北京、湖南、陕西、吉林、黑龙江实施新课程高考。从继承发展的角度来看,先期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省市区,需要几年的时间保持稳定;2010年开始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省市,更需要解决平稳过渡的问题。二是考试中心的《考试大纲》只是命题的指导性文件,而无强制性的刚性要求。各分省自主命题的省市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通过制定各自的《考试说明》来命题。因此,平稳平实成了201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的主旋律??以能力立意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主旋律。依纲据本,融入新课标理念;关注生活,彰显时代风貌;融合借鉴,凸现地方特色是备战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的重要方向。以下是我们对201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命题的几点预测:这里说的第一个"纲"是指考纲(《考试大纲》)和大纲(《课程标准》)。考生在复习中应紧扣"考纲"和"大纲"。因为"考纲"是命题的依据,为考生指明了复习的方向,考纲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在高考题中体现出来,也反映出一定的命题趋势。由于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将"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列入必考范围,因此,今年新课程高考的试卷选材仍将以文艺随笔和学术论文为主,如2009年的全国课标卷、山东卷、辽宁卷、浙江卷和安徽卷,选材注重文化因素,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人文情怀;同时,还将注重与教材的联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和导向,如2007年山东卷、2008年广东卷和江苏卷的选材。选材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从作品集中选取。其中近几年广东卷、江西卷的选材最具代表性。2009年广东卷的选文《自由与科学》,此文最初发表在1940年出版的《自由的意义》文集里,后被《民主与科学》2000年第1期收入;2008年广东卷的文章选自朱光潜的《诗论》中第三章《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的第一节"诗与直觉";2009年江西卷的文章选自朱光潜《谈美》;2008年江西卷的文本节选自《赵鑫珊文集》(第一卷)中的《哦,美丽的白日梦》。其它还有:2009辽宁卷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该文选自《中国古代文论管窥》(齐鲁书社1987年出版);2009年全国卷Ⅰ所选文章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等等。二是报章杂志中选取。如,2009年安徽卷《史学视野下的"通俗历史热"》选自2007年3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9年山东卷《"断桥"考》,选自《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全国课标卷《诗与歌词》选自《解放日报》2009年1月25日第7版;江苏卷《说"异"》选自2008年11月26日、27日的《文汇报》、《散文海外版》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福建卷的《尺度》选自《书摘》2009年第1期;浙江卷的选文出自王德峰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第四部分;2009年全国卷Ⅱ论述类文章的选文出自《文史知识》2009年第2期。其它的还有,2008全国课标卷的选文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选自《文史知识》2007年第10期,2008年全国卷Ⅰ《盖天图仪考》选自《文博》2008年第1期,2008年全国卷Ⅱ《明代??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选自《河北学刊》2004年第24卷第3期,后载入《新华文摘》2004年第18期,等等。这类选文突出的特点是其时效性强,有时代气息。文章涉及的问题往往是某个领域学术研究的新成果,设题依旧突出"信息性阅读"的特点。根据考纲的要求,建议师生在平时训练时,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全文,把握命题,然后回答问题。这个思路和高考命题者的拟题顺序刚好相反,命题者的拟题顺序是从局部到整体。比如2009年广东卷的论述类文章阅读的命题,命题人先命制有关对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理解的试题(第十一题、第十二题、第十三题)这是局部,然后从几个分论题的归纳,提炼、整合的角度命题(第十四题、第十五题)。平时训练的时候要先从作者的观点态度开始,然后找到中心论题,而后是分论点??再到重要句子和到重要概念。如2009年广东卷,考生首先应把握作者爱因斯坦的思想倾向,其主纲"科学要发展必须要有自由",然后注意中心论点,先说打算,中心论点跟他的思想是一致的,即科学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要有相关的、充分的自由。其次找出中心论点,再根据中心论点找分论点--两个目标,两个目标之下又分别有达到这目标的条件,以及重要的概念和重要的句子。文章思路非常清晰。所以,首先从总体上要读懂作者的思想体现,其次要去寻找中心论题、分论点,以及与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