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宁品牌分析——王晶09161071一总体环境分析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等诸多因素,使中国人的运动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后,各大运动品牌的跨国巨头纷纷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或者是改变其在华营销策略,面对洋品牌的强劲攻势以及中国入世后市场壁垒降低甚至消失等不利因素,国产品牌也在纷纷采取措施救市、抢市。一时之间,中国的运动服装市场上硝烟弥漫。目前的中国运动服装市场上,李宁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品牌竞争激烈并且在品牌忠诚度上占据优势地位。但是,目前阶段李宁正面对国际品牌,尤其是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巨大挑战。宏观环境分析:①?人口环境: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不同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分布分别占该人群的比例如下:研究生占百分之二十六点三;大学生占百分之三十五点九;高中生占百分之二十七点四;初中生占百分之十六点六;小学生占百分之九点零。在该项统计中,除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在该群体中所占比例比一九九六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均有所上升,尤其是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在该群体中的比例比一九九六年上升了二十点二个百分点。②?经济环境:2005年,中国GDP超过了18万亿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人民币,而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仅占国内GDP的0.2%,在美国,这个比例可以达到2%,其增长空间可略见一斑。具体到户外运动产品也是同样,国外业者都认为,在五年内,中国户外用品产业50%以上增速不会改变,美国户外用品年产值100多亿美元,欧盟年销售550亿欧元,而我国去年只有10个亿,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欧美以及日韩等户外用品市场已趋饱和的厂商业者来说,无疑就是巨大的诱惑。③?文化环境:中国国家商务部就曾提醒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在奥运会前夕、中国运动市场火热的大背景下,抓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建议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能够尽快开展品牌国际化建设,进行标准化、技术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与国际惯例对接的工作。这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体育用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一个建议。李宁的机会和威胁分析●机会:①?李宁产品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品牌知名度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很高的。②?由于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多年高速的增长,整个体育产业也是不断向前发展,其市场容量逐年递增。●威胁:①?以NIKE,ADIDAS为主的外国体育品牌份额的不断增长,国内厂家,国内厂家不断兴起,也在不断瓜分着市场份额,而且他们的增长速率超过了市场份额的年增长率,使得李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减少了。②?李宁的实际消费群体与目标消费群体相差很大,使用李宁牌的消费者忠诚度很高,但人群年龄偏大,收入很低,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消费群体理想品牌却为NIKE③?李宁产品更像有大众感觉的大众休闲产品,没有真正吸引到那些视运动为消费的"重度体育用品消费人群"。二、行业分析?李宁品牌创立之初,国内运动服装市场上还未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对于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品牌国人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即使知道也感觉遥不可及;同时其他国产运动服装品牌也方兴未艾,这些为李宁的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市场机会。?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各种运动服装品牌如雨后春笋,虽然李宁作为国产运动服装第一号,在知名度,技术水平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来自后起之秀的竞争者的威胁仍不可小觑。同时,像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品牌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90年代始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耐克,阿迪达斯这样国际著名品牌的产品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承载的"专业,运动,时尚"的价值感受大孚国人之心。对方兴尚浅的李宁而言,来自国际强势品牌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市场情势时时处于变化之中,所谓的"天赐良机"也并非一旦把握就可从此一劳永逸。"李宁"把握住进入市场创立品牌的良机,因而在品牌推广之初可谓势如破竹。但即使是把握住的机会也可能转瞬即逝,市场形势的变化发展使如今呈现在李宁面前更多的是挑战。但哪里有挑战那里就有新的机遇,挑战能促使企业不断变革与完善,去寻找发现新的机会并从中汲取前进的新鲜营养。从表面上看,市场形势对李宁似乎变得严酷了;但深究其理,来自多方的竞争正是促使李宁不懈发展的强大外部推动力。如何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品牌,变挑战为机遇,是李宁应当竭力思考的问题。三.消费者分析1.李宁的消费群体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