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8月10日-11日灾情汇报.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镇8月10日-11日灾情汇报.doc

镇8月10日-11日灾情汇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镇8月10日-11日因强降雨而受灾的情况汇报县委、县政府:8月10日至11日上午,受台风“海葵”影响,我镇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全镇境内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区域大暴雨,给我镇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面对灾情,全镇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防汛抗灾工作正有序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受灾基本情况(一)公路、桥梁受灾情况。据统计,全镇公路受损里程达2897米,仙湖村通往西源山分场的路被洪水冲毁200米,现已设置了禁止货车、客车通行,行人注意通行的警示牌、拉起了警示绳,松树源(三合公司采矿点)水毁道路500米、杉树源(兴鑫公司采矿点)水毁道路100米,荷树畈分场的一座人行桥边上的河堤被冲100余米,洪水离群众房屋地基不足2米。烈桥集镇的原上德公路大桥出现桥面垮塌,窖头村委会通往本村的邹家、马家的两座桥梁被水冲垮,现已完全无法通行。公路、桥梁经济损失达600多万元。(二)房屋受灾情况。经核实,全镇倒塌房屋3户5间,山体滑坡共计10余处,土方达545立方米。烈桥集镇106户被水淹没,部分房屋内积水达到2米以上,房屋内冰箱、电视等家电用品被水浸泡,部分生活用品被洪水冲走,直接损失200多万元。(三)农田受灾情况。经初步统计,全镇农作物受灾面积2442亩,绝收面积300余亩,直接经济损失30万,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四)水利设施受灾情况。1、烈桥宣家坝:宣家坝倒坍过半,今年6.9特大暴雨后花费了7.5万元的围堰也被彻底冲毁。宣家坝涉及到宣家、烈桥、曹家坊、洋林张家、老屋张家等11个自然村,其下游1300亩农田的灌溉又迫在眉睫。2.窖头沙洲河堤:河堤被冲毁300余米,面临决堤。3.仙湖东坝(新建):新建东边护堤已决堤,现已有40余亩农田被毁,其下游东坡畈、杨林、饶家几个村近200余亩的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其它受灾情况还在进一步核实之中。二、主要抗灾救灾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大灾面前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受台风“海葵”影响,9日晚开始降雨,10日开始强降暴雨,我镇反应迅速,立即启动防汛救灾应急预案。镇党政班子迅速组成了专班巡逻组,并安排防汛办电话通知各村(分场)指导群众做好防灾工作,要求老百姓密切关注雨情,千万不能麻痹大意,确保每一个百姓的生命安全。11日上午,党委、政府召开班子会,部署当前防汛救灾工作,作出了全镇干部周末正常上班的决定,要求各班子成员带领各分管办公室人员再次深入各挂点村了解受灾情况,同时成立了抗灾救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政办和民政办联合办公,集中力量核查灾情。(二)明确工作责任,落实查灾核灾救灾任务。在11日上午的会议上,明确了驻村干部“六包”责任制(包本村、包查灾、包指导、包上报、包稳定、包安全),全面落实查灾核灾救灾工作。对重点水毁基础设施、居民住房、农作物等受损情况现场察看、登记造册,并尽力指导村民做好生产自救。由党政领导带队,镇直部门参与,对镇村干部督导,做好抢险救灾、统筹协调工作,并与县直相关部门搞好配合,积极恢复相关基础设施等。(三)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抗灾救灾工作又好又快推进。镇党委政府明确规定,在抗灾救灾工作期间,全体政府干部不放假,不缺位,全力投入抗灾救灾工作中。同时要求各单位、各村负责人要保证在岗在位,不得擅离职守、缺岗失位,对镇党委政府交办的相关事项,迅速落实到位,对负责人不在位,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截止目前,灾民情绪基本稳定,生产自救有序进行,无人员伤亡。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确保灾民情绪稳定。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灾害,许多农作物严重受灾户、受桥梁倒塌无法正常通行的住户等情绪不稳定,对此我们要加强宣传,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积极主动做好各类防汛避灾、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宣传工作,增强群众预防洪涝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积极宣传做好防灾避灾防疫的注意事项,增加群众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二)继续做好各村的查灾核灾工作,深入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对暴雨受灾的困难群众进行了一次巡访和核查,为实施有效救助和灾后重建摸清底数,以提高救灾救济的实效性。下一阶段,我镇灾后自救和重建工作将按照“抓重点,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抓好受灾群众出行的道路畅通和农业生产的自救工作。把农业生产的自救作为灾后重建的关键环节,确保农民收入不受太大影响。(三)组织各方力量,全力抢修水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要加大水毁通乡通村公路的恢复力度,在确保主干道安全的情况下,对村组公路进行恢复,力求先通后畅,保证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暴雨损坏的水利设施进行修理,确保群众尽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