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备课——“生本五元”导学案《孙权劝学》的设计改进.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集备课——“生本五元”导学案《孙权劝学》的设计改进.docx

集备课——“生本五元”导学案《孙权劝学》的设计改进.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备课——“生本五元”导学案《孙权劝学》的设计改进集备课——“生本五元”导学案《孙权劝学》的设计改进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了解《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2.积累文言词汇、文中的成语,理解文意。3.正确朗读全文,读出人物语言的身份、情态,分析人物性格。(重点、难点)4.领悟学习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情感启动1.导入新课很多伟大的领袖都强调过学习的重要性,列宁说:“学习学习再学习。”毛泽东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早在三国时期有位伟人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那就是吴国国君孙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板书:《孙权劝学》《资治通鉴》)2.预习指导(1)掌握本文有关文学常识。(2)正确朗读全文,尝试读出人物语言的身份情态。(3)识记本文涉及的两个成语的现代含义。(4)根据书下注释尝试翻译全文。预习检测:(1)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是()(时期)杰出的()家和()家()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年间的史事。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2)解释成语含义: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抢答,按组加分,纠错加分。】二、解题生疑根据题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孙权是谁?(2)劝谁学习?(3)为什么劝?(4)劝学结果如何?三、读文求解1.学生齐读文章,寻找答案。(1)吴国国君(2)吕蒙(3)卿今当涂掌事,读书大有所益(4)吕蒙进步惊人。【抢答,按组加分,纠错加分。】2.再读释义。(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口述)、评价)(自学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1)叙述性语言:译文(2)孙权:译文(3)吕蒙:译文(4)鲁肃:译文四、三读析人1.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2.分析文中人物语言展示人物什么身份、性格、心理。【评价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该人物语言】(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板书、评价)(自学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1)孙权:身份();性格();心理()。(2)吕蒙:身份();性格();心理()。(3)鲁肃:身份();性格();心理()。五、求异思辩如果孙权劝学无效,吕蒙不学习,结局会怎样?(展开你的想象运用简短的话语进行说明)六、学以致用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或启示。(用一句话说明)七、班长总评学科班长总评八、教学反思课堂实践后发现的问题:1.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审题过于仓促,导致很多同学都没有完整的回答出本题答案,在下次的授课中,应先给学生10秒钟的审题时间,之后再进行抢答。2.据题生疑中学生又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劝的”,也应该给予确定。3.朗读由原来的三读:初读理解大意;再读释义;三读析人;增加到四读深入理解,设置在人物分析之后,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4.人物分析,学生板书的答案书写不是很规范,无条理,所以改用表格的形式,更加明晰。5.题目《孙权劝学》既交代了人物也交代了本文情节,吕蒙就学和鲁肃鉴学亦是如此。所以在讲解人物形象时同时也交代了文章情节。6.文章情节有详有略,由此应该引到文章写作手法的讲解。7.课文翻译中本文有三个语气词需要注意强调“邪、耳、乎”。8.学案设计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不够明确,应当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