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中国保健食品、营养品业历史行回顾及现状分析:二、为什么600亿元成为20年来中国保健食品、营养品业的最高记录?三、国外大多数国家“保健食品、营养品”行业的启示:四、目前保健品会销市场现状分析五、目前保健品会销市场破解之道一、中国保健食品、营养品行业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无—有—兴—乱—争—困—危机?转机?二、为什么1986年至2006年,600亿元成为20年来中国保健品行业的最高记录?为什么国民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各行各业产值都在大幅增加;作为公认的朝阳产业、财富第五波的保健食品、营养品行业却不进反退,波折不断?●企业把保健食品当药来卖,限制了行业发展,提高了消费者的期望值,形成了和药品的竞争!直接造成了目标客户的极大缩水!●消费者把保健食品、营养品当药来吃。直接提高了期望值,结果是期望越高失望越重,最终落了一个保健食品、营养品是骗人的结论!……………………………………目标客户以多病的中老年人为主。产品诉求以治病为主。宣传推广以疗效为主。促销手段以忽悠为主。建立信任以吹牛、保证、专家、认证、沟通感情、感动为主。为了突出产品效果,甚至有人在保健食品里(加了不能加)的成份。以吃药为主,以吃保健食品、营养品为辅。不会长期吃。小病吃药,大病上医院,吃了药还不行的然后寄希望于保健食品、营养品。医院开的药、药店卖的药吃了没效,那就认为是药不对症,换药;但买了保健食品、营养品吃了没达到预期效果,就会说保健食品、营养品是骗人的。而保健食品、营养品不可能达到药品那种快速控制症状的效果,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保健食品、营养品企业成了骗人的代名词。中国十几年来对传销的打击和负面报道,使老百姓谈销色变,什么传销、直销都成了骗人的代名词,而大多数传销企业都以销售保健食品、营养品为主,所以老百姓也就恨屋及乌,保健食品、营养品也就成了替罪羊!保健食品、营养品谁能吃?——所有人都能吃!保健食品、营养品谁该吃?——所有人都能吃!保健食品、营养品给谁吃?——给所有的人吃!药品谁能吃?——有病的人能吃、当然不想好好活的人能吃、想早一点离开人世的人也能吃!药品谁该吃?——有病的人该吃!药品给谁吃?——给有病的人吃!药品是干什么的?——是治病的!是控制症状的!是有副作用的!是保命的!保健食品、营养品是干什么的?——是保护健康的!是预防疾病的!是相对安全没有副作用的!(当然要是真的)药品卖给谁?——卖给病人!保健食品、营养品卖给谁?——卖给想保护健康的人!想提高生活品质的人!想预防疾病的人!得了病不想单纯依靠药物的人!不想早一点离开人世的人!药品谁会买?——有病的人会买!保健食品、营养品谁会买?——想保护健康的人会买!想提高生活品质的人会买!想预防疾病的人会买!得了病不想单纯依靠药物的人会买!不想早一点离开人世的人会买!理论上讲只要有经济能力,所有人都会买!(当然还要有健康意识)我们怕得感冒,会用吃感冒药来预防感冒吗?我们怕得高血压,会用吃降压药来预防高血压吗?三、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保健食品、营养品”的行业的启示A不批功能,只管成份及含量。主管部门不把“保健食品、营养品”当特殊食品来管。B不标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企业不把“保健食品、营养品”当特殊食品来卖。A目标客户几乎是所有人。B产品诉求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C宣传推广以品牌为主。D建立信任以企业实力,产品成份、含量、工艺,理性教育为主。消费者把“保健食品、营养品”当特殊食品来吃,当第四餐来吃。A平常以吃保健食品、营养品为主,得了病才吃药。保健食品、营养品会长期吃。B不追求马上就见效。理性认识保健食品、营养品。正因如此,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保健食品、营养品”行业的产值非常之大,超过了医疗产业。是政府非常鼓励和大力支持的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节约能源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四、目前保健品会销市场现状分析:1、市场环境(局面混乱)2、国家政策(越来越规范、标准、严格)3、营销模式(大众化)4、竞争对手(恶性竞争)5、顾客(理性化)6、产品:(同质化)7、经营成本:(越来越大)8、利润空间:(越来越小)9、管理水平(差)10、团队规模(大部分较小)11、操作水平、会议策划能力(差)12、市场拓展能力(差)13、活动规模(小)14、单场活动交易量(少)15、人力成本(高)16、人员流动性(大)17、招聘难度(大)18、顾客维护难度(大)19、新顾客开发难度(大)质量(不高)20、老顾客的流失率(大)21、新员工成长速度(慢)22、员工的沟通、促单水平(低)24、老带新成本(增高)25、现场氛围单调26、现场流程简单27、厂家承诺的多,兑现的少(大部分厂家)28、厂家支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