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5页为何看不透?郑州市涵博心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郭国旗电话:66993311在现实中,每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没有看透呢?”,看起来好象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判断问题,但实质上,它是涉及到一个个体的能力问题,“看透了未必能做到,而看不透自有其内在的理由”,当我们静心反思时,我们需要反问自己的是这样的问题,“我为何总是看不透?”,这才是最实质的问题。人的思维有一种自动的反应,当我们在反思为何看不透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出现这样的一个想法:“看透又怎样?”,这是一个潜意识作用的“无意义”的借口理由,由此理由可衍生出无数个自然的结果,从而让事情远离自己的轨道,对“为何看不透”的思索和探求的方向转向了其它的地方。其实看透后的情况是很美妙的,但对于未经历过的人,这种美妙仅仅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未知的零,这样自己才能心安理得地逃避而不感觉不安。未知的东西都是可以想像和假设的,也是可以随意加工和利用的,而且人们无法验证,只有等到了一定的时间后,也就是未知变成己知的时候,人们才能知道未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对于未知的东西,只要让它脱离了现实的框架,加之于自身又是一个防御很强而求本质能力很弱的人,那么这种用未来的未知来让自己停步收手的自我欺骗和暗示总是最有效的,这种无形的自我暗示有许多花样,花样多到自身会极度相信这种花样,而让自己在自布的迷局中,永远难以看透世界的本质,这是让自己看不透的最常见的一个方式。如何能让自己明心见性,看透事特的本质呢?正如前面所讲述的一个现象,人们之所以看不透事物的本质,其实是人们无意识不愿意看透,因为看透本质需要花费很大的能量,看到本质后要真正的面对和解决也要很大的能量,而在现实的实际情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极度缺少这种内在的能量,所以人们本身就会无意识地制造迷雾让自己不看透本质,从而不去为此耗费自己的能量,并且还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但却不知道这种耗费内在能量而看透本质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倍效增加能量的途径,从而,让自己自我设限。因为看不透本质,同样的问题,反复以莫名和不可思议的虚幻的形式出现,困扰着个体,带来很多痛苦,让个体忍无可忍。正如一个谎话需要十个谎话来弥补一样,因为看不透本质,对继发的问题仍然看不透,看不透就只有歪曲一些事实,从而又一次曲解了本质而不知。但是,现实的人生又迫使个体不得不学会看透本质,从而掌控好自己的人生。于是个体处于这种冲突的核心地带而无所适从,虚耗自己本身不多的能量。无意识间,个体只有选择一个常见的应变模式,那就是意愿上去尝试看透,但无意识中又用各种借口让自己避开,从而形成意识和无意识间的分离,而达到投机取巧的自欺,让自己在感觉中完全迷失自己的本质。宋代的大诗人苏轼曾写了一首著名的《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他在遍游庐山之后写下的心得,他用形容的语言,揭示了人生哲理。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必须从各个角度进行周密的调查,才能明白事物的真相和把握事物的总体。那些自弱的人,最常用静态而割裂的方式和思维来看待本质,这种分离式的做法就是要避开真相,割裂整体,所以,从客观上是无法看透庐山真面目的,必然产生“瞎子摸象”各执其词,进而陷到无休无止的争论中,而忘掉了探寻大象的真面目才是目的,就像一艘船,当小小的陀转动一个小小的角度,就可以让方向完全变得面目全非,而“割裂式解析”“争执于细节”“迷雾情绪化”……都可以让我们远离真相和本质,让我们的自弱在时间的河流中越来越弱,让我们渐渐地失去生命的本质,只能麻木而求取各种负安抚来保持存在感,以致于在一生中都要过着完全不是自己的生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可作为人们行动的座右铭。也可以借此来观照我们很熟悉的一些分离的自欺格言。比如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一句话之所以流传千古,其中最大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的自欺,从本意上来看,这句话界定了一个人处在某种角色中,必须去按照角色的内部规律而行事,是一种不能以自己的意愿和感觉而随意行为,并且认定了这句话后,是要在江湖之中立脚而进行有效的设置的,这才是本质。但这句话被曲解以后,就可以自欺而心安了。为什么人在江湖中身不由己,因为有太多的无法掌控之事,这是个事实。但借此而做借口,不也正是顺理成章的自欺吗?顺理成章会让人们有一种错觉,自动反应的就是本质,所以这个自动的反应让我们心安心静和舒服,从而真正远离了本质。我们可以随意地指代任何地方是江湖,我们可以为自己所做的任何事而定名为身不由己,那是谁的错呢?是江湖的错,是身不由己的错,但就是不是自己的错。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什么呢?因为当局的时候,一个微小的细节就会被无意识的主观放大无数倍,轻松地扭曲真相,而影响人们的判断